船舶制动性能应为:
A. 制动时间
B. 冲程
C. 制动时间和冲程
D. 主机功率
第1题:
评价装载机制动性能的好坏,一般用( )、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作为评价指标。
A.制动减速度
B.制动加速度
C.制动速度
D.制动力
第2题:
如发现制动轮温度过高,制动块冒烟,应及时调整制动器的( )。
A.瓦块与制动轮间隙
B.衔铁冲程
C.主弹簧工作长度
第3题:
制动性能是叉车迅速减速停车的能力,通常以紧急制动时的( )来衡量。
A.制动距离
B.制动减速度
C.制动时间
第4题:
从实际操纵出发,船舶应具备良好的:
A. 旋回性和改向性
B. 航向稳定性和抑制偏摆性
C. 制动性(停船冲程短,冲时少)
D. A\B\C均正确
第5题:
制动性能台试检测项目主要有制动力、制动力平衡要求和()
第6题:
船舶制动性能应为()
第7题:
电磁铁的吸合冲程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制动器松不开制动时,必须立即调整电磁铁的冲程。
第8题: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一般用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最大制动力和制动时间。
第9题:
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有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其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
第10题:
舵工水平和主机类型
制动方法和主机类型
舵工水平和制动方法
船舶的操纵性能和舵工水平
第11题:
拖锚制动
拖船制动
蛇航降动
倒车制动
第12题:
Ⅰ
Ⅰ、Ⅱ、Ⅲ
Ⅱ
Ⅱ、Ⅲ
第13题:
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过大,将导致()。
A.车辆行驶跑偏
B.制动不良
C.制动时间变短
D.制动距离变短
第14题:
为使制动器获得合适的制动力矩,应调整:()
A.电磁铁冲程
B.主弹簧工作长度
C.制动瓦块与制动轮的间隙
第15题:
制动协调时间包含:()。
A.克服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所需要的时间
B.制动力增长全程时间
C.制动力增长到轴重75%所需时间
D.制动力增长到轴重45%所需时间
第16题: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一般用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和制动持续时间。
第17题:
为使制动器获得合适的制动力矩,应调整()。
第18题:
制动器打不开的原因( )。
第19题:
机动车制动性能的好坏可用制动力,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来衡量
第20题:
衡量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一般用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和制动力作为()的评价指标。
第21题:
冲程大
冲程小
制动性能差
第22题:
主机换向所需时间越长、倒车功率越小,倒车冲程越大
主机换向所需时间越长、倒车功率越大,倒车冲程越大
主机换向所需时间越短、倒车功率越小,倒车冲程越大
主机换向所需时间越短、倒车功率越大,倒车冲程越大
第23题: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