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越轨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有积极性、消极性、中性三种不同类型。其中积极性社会越轨是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积极性社会越轨行为的是( )。 A.少年离家出走 B.未婚同居 C.年满14岁即拒绝父母抚养 D.美术教学中使用裸体模特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下面对越轨行为的理解错误的是:()。
A、越轨行为是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B、越轨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
C、越轨行为并非总是自愿的
D、越轨行为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第3题:
第4题:
按照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或程度,越轨行为可分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第5题:
越轨行为的正功能有()
第6题:
越轨行为,又称离轨行为、偏差行为、社会越轨,指的是社会成员违反或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
第7题:
越轨是一种()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次级越轨
中级越轨
高级越轨
初级越轨
第11题:
越轨不等同于犯罪
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
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
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
B.越轨不等同于犯罪
C.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
D.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
第14题:
积极性社会越轨是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积极性社会越轨的是( )。
A.少年离家出走
B.聚众赌博
C.年满14岁即拒绝父母抚养
D.美术教学中使用裸体模特
第15题:
标签理论认为,()是偶尔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发生持续的影响。
第16题:
心理学对越轨行为的研究有以下哪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17题:
标签理论认为,()是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本人也这么接受了。
第18题:
()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
第19题:
社会越轨,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有积极性、消极性、中性三种不同类型。其中积极性社会越轨是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积极性社会越轨行为的是( )。
第20题:
积极的越轨行为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越轨行为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消极的越轨行为将损害社会的安定
第21题:
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违反法律的行为
无被害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规则的行为
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22题:
积极的越轨行为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越轨行为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消极的越轨行为将损害社会的安定
第23题:
次级越轨
中级越轨
高级越轨
初级越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