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其突出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教唆犯的是( )。A.林某在一次闲聊中,对刘某说自己特想杀掉丁某。于是,刘某就出面雇用马某将丁某杀害B.郑某生病,请卢某为其“镇鬼”。卢某胡言说是某坟地有问题.于是郑某在卢某的指点下将一个铁棒钉在坟上,后被坟主拔掉.后来郑某又生病,怀疑又是那个坟在作怪,便决定杀死坟主,为自己消灾。于是郑某将坟主骗至坟边,用菜刀将其杀死C.在计算机课上,谈到学校的计算机

题目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其突出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教唆犯的是( )。

A.林某在一次闲聊中,对刘某说自己特想杀掉丁某。于是,刘某就出面雇用马某将丁某杀害

B.郑某生病,请卢某为其“镇鬼”。卢某胡言说是某坟地有问题.于是郑某在卢某的指点下将一个铁棒钉在坟上,后被坟主拔掉.后来郑某又生病,怀疑又是那个坟在作怪,便决定杀死坟主,为自己消灾。于是郑某将坟主骗至坟边,用菜刀将其杀死

C.在计算机课上,谈到学校的计算机安全系统,老师随意对学生说,这个设计非常完美,如果谁能进入这个安全系统,厂商会有奖金。结果一个15岁的孩子真的进入了这个安全系统,并迫使它瘫痪

D.王某指使自己的儿子(14岁)和邻居家孩子豆豆(15岁)偷盗电线及其他输电没备,然后转卖。被人发现后,王某全然不理,继续让儿子和豆豆偷盗电线,致使线路短路,造成多个村庄停电,并使输电线路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考题
更多“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其突出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故 ”相关问题
  • 第1题: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其突出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教唆犯的是( )。

    A. 林某在一次闲聊中,对刘某说自己特想杀掉丁某。于是,刘某就出面雇用马某将丁某杀害

    B. 郑某生病,请卢某为其“镇鬼”。卢某胡言说是某坟地有问题。于是郑某在卢某的指点下将一个铁棒钉在坟上,后被坟主拔掉。后来郑某又生病,怀疑又是那个坟在作怪,便决定杀死坟主,为自己消灾。于是郑某将坟主骗到坟边,用菜刀将其杀死

    C. 在计算机课上,谈到学校的计算机安全系统,老师随意对学生说,这个设计非常完美,如果谁能进入这个安全系统,厂商会有奖金。结果一个15岁的孩子真的进入了这个安全系统,并迫使它瘫痪

    D. 王某指使自己的儿子(14岁)和邻居家孩子豆豆(15岁)偷盗电线及其他输电设备,然后转卖。被人发现后,王某全然不理,继续让儿子和豆豆偷盗电线,致使线路短路,造成多个村庄停电,并使输电线路处于危险状态


    正确答案:A

    选项D中的王某故意唆使自己儿子和邻居家孩子犯罪,但这2个小孩未成年,不符合教唆罪定义。故选A

  • 第2题: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其突出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教唆犯的是( )。

    A林某在一次闲聊中,对刘某说自己特想杀掉丁某。于是,刘某就出面雇用马某将丁某杀害
    B郑某生病,请卢某为其“镇鬼”。卢某胡言说是某坟地有问题。于是郑某在卢某的指点下将一个铁棒钉在坟上,后被坟主拔掉。后来郑某又生病,怀疑又是那个坟在作怪,便决定杀死坟主,为自己消灾。于是郑某将坟主骗至坟边,用菜刀将其杀死
    C在计算机课上,谈到学校的计算机安全系统,老师随意对学生说,这个设计非常完美,如果谁能进入这个安全系统,厂商会有奖金。结果一个15岁的孩子真的进入了这个安全系统,并迫使它瘫痪
    D王某指使自己的儿子(14岁)和邻居家孩子豆豆(15岁)偷盗电线及其他输电设备,然后转卖。被人发现后,王某全然不理,继续让儿子和豆豆偷盗电线,致使线路短路,造成多个村庄停电,并使输电线路处于危险状态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故意唆使他人”。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C项不是故意唆使;

    B中卢某并没有唆使郑某去杀人;

    D中“王某”符合教唆犯的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D。

  • 第3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害行为,就是共同犯罪
    B.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是教唆犯
    C.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是从犯
    D.只要实施的是实行行为,就构成主犯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才是共同犯罪。故A项错误。B项忽略了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2款又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不满14周岁的人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不属于教唆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必须唆使他人犯第2款规定之罪的,才承担刑事责任。C项对帮助行为作了狭隘的理解,因为只有被帮助对象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受到帮助的,才可能构成帮助犯。D项忽略了实行犯属于从犯、胁从犯的情形。

  • 第4题: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其突出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教唆犯的是( )。

    A.林某在一次闲聊中,对刘某说自己特想杀掉丁某。于是,刘某就出面雇用马某将丁某杀害

    B.郑某生病,请卢某为其“镇鬼”。卢某胡言说是某坟地有问题.于是郑某在卢某的指点下将一个铁棒钉在坟上,后被坟主拔掉.后来郑某又生病,怀疑又是那个坟在作怪,便决定杀死坟主,为自己消灾。于是郑某将坟主骗至坟边,用菜刀将其杀死

    C.在计算机课上,谈到学校的计算机安全系统,老师随意对学生说,这个设计非常完美,如果谁能进入这个安全系统,厂商会有奖金。结果一个15岁的孩子真的进入了这个安全系统,并迫使它瘫痪

    D.王某指使自己的儿子(14岁)和邻居家孩子豆豆(15岁)偷盗电线及其他输电没备,然后转卖。被人发现后,王某全然不理,继续让儿子和豆豆偷盗电线,致使线路短路,造成多个村庄停电,并使输电线路处于危险状态


    正确答案:D

    由题意可知,选项D中的王某本人并未亲自实施犯罪,而故意唆使自己儿子和邻居家孩子犯罪,符合教唆罪定义。故本题选D

  • 第5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只要有人构成受贿罪,就有人构成行贿罪
    B:只要是聚众犯罪,就有3人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C: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属于教唆犯
    D: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属于从犯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关于共同犯罪的特殊规定。详解:对于选项A,《刑法》第389条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对于选项B,《刑法》第291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说明聚众犯罪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选项C,教唆者一般成立教唆犯,如果成立教唆犯,则根据《刑法》第29条的规定,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构成同一罪,属于共同犯罪。但法律规定了很多例外,例如,《刑法》第353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时教唆者和被教唆者就不构成共同犯罪,教唆者也就不是教唆犯。选项D,实施帮助行为的除了从犯,至少还有胁从犯。另外,有的帮助行为独立成罪,如协助组织卖淫罪。因此,选项ABCD都是错的,为应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