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进行的改革意味着社会结构的重组与创新。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但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仅依托于民主体制的构建,还要立足于对民主体制在文化上的承认,因此,民主政治既缺乏根源,又会出现操作失效的境况。
由此可知,( )。
A.建设民主政治,首先要构建民主体制
B.建设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是具有民主政治文化
C.只要经济发展了,就可发展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第1题:
A.促进农村社区建设,培育社会资本
B.培养农民的政治素养,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
C.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D.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优化乡村治理结构
第2题:
数字媒介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第3题:
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在于()。
第4题: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
第5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第6题:
创新与普及的研3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
第7题:
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
第8题:
新的社会阶层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中出现,主要源于()
第9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提升创新地位,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进行税制改革
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
第10题: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强国
对党和国家机构进行重组
第11题: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引导社会能源需求
调整能源结构
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第12题:
经济领域的制度改革创新
政治领域的制度改革创新
社会的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
产业结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第13题: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14题:
改革,可更多的与现代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不再是一个经济方面的突破口,而是更多方面的改革。
第15题:
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民主化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第16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17题:
以下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第18题:
中国的经济改革导致者会结构重组,表现为()。
第19题:
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在中国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第20题:
合理化
科学化
民主化
第21题:
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第22题:
民主共和
市场经济
经济的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国家法制化
改革开放
第23题:
经济改革导致社会主体分化
改革促使社会结构分化
改革引起剧烈的利益分化
改革导致阶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