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幼儿同伴交往中,4--6岁阶段同性交往多于异性交往。() ”相关问题
  • 第1题:

    师幼交往是指以同伴为交往对象的活动。同伴交往比较能够体现幼儿的人际交往水平,幼儿的合作、分享、协商、互助等品质主要在同伴交往中得以表现和形成,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能够通过换位思考,能够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同情他人。()


    正确答案:错

  • 第2题:

    3——6岁儿童同性交往多与异性交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 第3题:

    幼儿的交往对象主要是()。

    A父母

    B教师

    C同伴

    D同性

    E异性


    A,B,C

  • 第4题:

    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活动是

    A、师幼交往

    B、亲子交往

    C、同伴交往

    D、家园互动


    参考答案:B

  • 第5题:

    简述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是:
    (1)3岁左右的幼儿,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的幼儿,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3)5岁以后,幼儿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
    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