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_______与昌耀共同提倡并创作的“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题目
1982年,_______与昌耀共同提倡并创作的“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周涛
更多“1982年,_______与昌耀共同提倡并创作的“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关问题
  • 第1题:

    昌耀用()定义自己诗歌的声学品质


    一般认为,昌耀的作品有一个前后转变的过程,有评论家把这一转变划定在1986年。认为他的前期诗歌“基本保持着传统现实主义的重在通过客观外象的描述,达到主观抒情的目的”,而他的诗歌的悲剧精神,是“以善恶、是非为标准的传统悲剧价值判断,展示的是被流放荒原的苦难”。而后期转变之后,他“走向隐喻性抒情”,“追求诗的多义性和朦胧性”,把对个人命运的悲剧性体认上升到人类的高度,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性的生存境遇来思考和表达。这种评价大体上是不差的,但要注意一点,即使在昌耀早期的诗作当中,也不局限于对个人流放高原的苦难的书写,而他的目光和心灵早就投注到他与之共生存的“土伯特人”身上。 1982年写作的《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以高原雪域土伯特人的生活作为自己描写的对象,一个关于逝去的富有的童年与家族,关于时间的光轮的交错的故事,以及当下的土伯特人的生存现状的描绘。写于1980年的《慈航》是昌耀早期诗作的名篇,在这首长诗中,诗中反复出现这样的诗句:“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这样的判断确实表明昌耀早期诗作中确的善恶是非判断,以及对善与爱的坚定的信念。

  • 第2题:

    从____开始,昌耀的诗歌由赞美西部河山和陈述历史记忆等题材转向了心灵世界里诸元素的微妙化合。


    我,就是这样一部行动的情书

  • 第3题:

    1、昌耀用()定义自己诗歌的声学品质


    一般认为,昌耀的作品有一个前后转变的过程,有评论家把这一转变划定在1986年。认为他的前期诗歌“基本保持着传统现实主义的重在通过客观外象的描述,达到主观抒情的目的”,而他的诗歌的悲剧精神,是“以善恶、是非为标准的传统悲剧价值判断,展示的是被流放荒原的苦难”。而后期转变之后,他“走向隐喻性抒情”,“追求诗的多义性和朦胧性”,把对个人命运的悲剧性体认上升到人类的高度,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性的生存境遇来思考和表达。这种评价大体上是不差的,但要注意一点,即使在昌耀早期的诗作当中,也不局限于对个人流放高原的苦难的书写,而他的目光和心灵早就投注到他与之共生存的“土伯特人”身上。 1982年写作的《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以高原雪域土伯特人的生活作为自己描写的对象,一个关于逝去的富有的童年与家族,关于时间的光轮的交错的故事,以及当下的土伯特人的生存现状的描绘。写于1980年的《慈航》是昌耀早期诗作的名篇,在这首长诗中,诗中反复出现这样的诗句:“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这样的判断确实表明昌耀早期诗作中确的善恶是非判断,以及对善与爱的坚定的信念。

  • 第4题:

    当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80年代以来针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提倡文学独立,更多的转移到如今的文学创作和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


    A

  • 第5题:

    1、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A.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

    B.影响作家对创作技巧的选择

    C.影响文学作品的风格

    D.影响文学作品价值


    1)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 2)创作动机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 3)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