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化,企图侵吞民间股银,出卖国家路权,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运动。 ”相关问题
  • 第1题: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与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清政府当时财政主要来源于税收,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862年以及“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财政调度”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洋务运动知识,官僚办理的洋务,不可能控制国家金融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的信息,故D项错误。

  • 第2题:

    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B.清政府逮捕保路同志会负责人
    C.赵尔丰制造了“成都血案”
    D.吴永珊在荣县建立革命政府

    答案:C
    解析: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是保路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一政策名义上是将铁路商办改为国办,实际上是通过借款把铁路修筑权拱手送给帝国主义,以进一步出卖铁路主权换取帝国主义的欢心和支持,从而达到挽救其封建统治的目的。这种卖国政策,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的标志是反清起义的爆发和革命政权的建立,其直接原因就是“成都血案”的发生因此,正确答案是C。

  • 第3题: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 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湖北为最烈。


    A

  • 第4题:

    中国人民开展保路运动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反对收回已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
    B.推翻腐败卖国的清政府
    C.抗议逮捕保路同志会负责人
    D.反对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答案:D
    解析:
    保路运动又称保路风潮,为清朝末期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反对清朝政府将地方准备兴建的川汉铁路、粤汉铁路进行铁路国有化发生的运动,保路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反抗清政府出卖中国铁路主权给外国资本。

  • 第5题:

    1865年清政府户部报告,1852年户部银库亏银190多万两,1853年亏银400多万两;战时银库每年结存的实银,1853至1857年间年均结银约11万两,而1858至1864年年均只有6万两。由此可知( )。

    A.列强倾销商品加剧了白银外流
    B.财政困难迫使政府放松对民族工业的限制
    C.洋务运动缺乏充足的资金准备
    D.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财政体系土崩瓦解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列举的数据可知,1852--1864年户部收支情况紧张,结余资金数量很少。结合时间判断,这一时期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战争赔款和平叛开支浩大,这是造成财政资金结余不足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我国的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刚刚萌芽,B项错误。由于缺少资金,洋务运动后期开办民用工业,采取官督商办形式筹措资金,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发生在南方,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没有达到土崩瓦解的程度,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