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宪法》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宪法》精神,1989年 12月 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对作为城市居民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的性质等作出了明确规范。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试行)》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题目
在我国《宪法》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宪法》精神,1989年 12月 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对作为城市居民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的性质等作出了明确规范。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试行)》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在我国《宪法》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宪法》精神,1989年 12月 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对作为城市居民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的性质等作出了明确规范。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我国《宪法》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宪法)精神,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对作为城市居民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的性质等作出了明确规范。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试行)》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宪法文本的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
    B、《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制定、修改制度
    C、作为《宪法》的《附则》,《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D、《宪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产生,两者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答案:D
    解析:
    【考点】宪法典的结构【详解】本题是考察中国宪法的结构和内容。A项是错误的,在中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了宪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而事实上关于宪法与国际条约的效力位阶,以及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在理论上也是存在争论的。B选项是错误的,在中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宪法的修改,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了“修改宪法”的权力,并且详细规定了宪法修改的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但是在宪法文本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制定”,宪法序言中仅是对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叙述,而宪法制定的程序和过程并没有涉及。C选项是错误的,我国宪法并不包括“附则”的内容,《宪法修正案》是宪法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附则。D选项是正确的,《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 第3题:

    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化,目的在于贯彻实施宪法的规定,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

    A

    B



  • 第4题: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根据该决定,国家宪法日是( )

    A.12月6日
    B.12月4日
    C.9月29日
    D.9月20日

    答案:B
    解析: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

  • 第5题: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