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开辟了中外交流通道的丝绸之路是东汉使者班超。()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成语“南橘北枳”是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
    B苏武牧羊的地点在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
    C东汉使者班超同时也是《汉书》的作者
    D西汉张骞与唐代鉴真出行的方向不同


    答案:C
    解析:
    解析:
    A项:成语“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此成语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A项正确;
    B项: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B项正确;
    C项:《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C项错误;
    D项: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鉴真东渡日本,两人出行的方向不同,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2题:

    15、陆上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开辟的()

    A.张謇

    B.班超

    C.张骞

    D.霍去病


    C

  • 第3题:

    8、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________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A.战国

    B.南北朝

    C.东汉

    D.西汉


    陆上

  • 第4题: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B、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C、西汉汉武帝时班超首次开拓丝路
    D、东汉时的张骞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

    答案:A
    解析: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 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 第5题:

    【判断题】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首次开辟东西方大通道,是人类历史上经贸交流的里程碑。

    A.Y.是

    B.N.否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