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公共投资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重要途径。
(2)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
(3)公共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以上各要点均须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更多“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 ”相关问题
  • 第1题: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1)与西方国家相比,监控约束的法制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2)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不平衡,缺乏独立性;
      (3)侧重事后监控;
      (4)缺乏双向监控;
      (5)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保障机制不匹配;
      (6)缺乏透明度。

  • 第2题: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对策。


    参考答案:我国过去一直实行高度集中和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人力资源由国家计划调配,统一管理,一切服从于计划,这种管理体制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导致人力资源配置形成诸错位、扭曲和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步取代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还存在诸多障碍,影响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影响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作用的发挥。针对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第一,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要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发挥作用,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当然所有者,享有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转移处置权,任何其他主体不能随意侵犯这一权利。否则劳动者就缺乏流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缺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进取精神。我国公共部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提倡个人对组织的义务和服从,也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尊重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时,要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制,根据实际情况,下放管理权限,进行必要的监督,让公共组织拥有较为自主的人事雇佣选择权。这样通过落实供求双方的自主权,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人才流动中发挥作用。第二,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人力资本产权、劳动关系、就业促进、职工培训、收入分配、争议调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严重影响人力资源流动决策行为,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及工伤、医疗、住房等保险制度的建设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覆盖所有职工的社会化管理程度较高、基金统一调剂使用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我国现行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职工在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差距甚大,影响了公私部门人员的正常流动。因此在改革中,要尽可能拉平这种人为的差距,对在市场流动中的各供求给主体一视同仁,解除公职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第三,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长远来看,要让户籍制度仅仅成为公民职业或居住地的标志,不再具有其他功能。目前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针对人力资源流动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为过渡,促进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破地域封闭和部门分割,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人力资源流动大市场。地方也可通过实行“柔性流动”的办法,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即对流动的人员,不论有无户口,只要在该地工作一段时间,就可享受该地居民的待遇,变户籍管理为身份证管理,变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从而取消人力资源流动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和地域界限。第四,破除官本位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公职人员,不管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接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教育是改变观念的重要方法,但教育只有与利益调整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官员切实置于人民的日常监督控制之下,让人民感受当家作主的威严,让官员在实践中感受公仆的地位,增强公仆意识。同时,要破除公职人员的等级特权待遇,废除他们不合民主精神和世界潮流的特殊利益。官职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特权。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而不是简单的说服教育,才是破除官本位观念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因此,只有坚持市场化导向,根据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不合理的壁垒和传统习惯思维,完善配套措施,才能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 第3题:

    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管理的职能。


    答:(1)公共管理职能体系①战略管理职能国内一些学者将战略管理职能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a.环境分析其主要任务在于运用系统思考去识别与组织相关并影响组织的外部系统,进而掌握公共管理部门的内部优势与劣势,了解外部的机会和威胁。b.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拟定战略的过程,也是将战略意图转化为战略决策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活动:展现意图和确认、陈述任务:确认重要的环境变化及趋势的议题:决定机关要强调的主要价值;选择重大的关切性议题领域:设定基本的、明确的策略方向:创设这些策略方向的行动议程。c.战略实施战略实施是建立和发展行动的能力和机制,将战略构想转化为实现绩效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明确实际目标与进展的指标;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使组织结构与战略相匹配;建立和发展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促进变革,克服变革的阻力;通过社会及政府营销,促进战略实施。d.战略评估战略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从战略管理整体来看,它着重建立一种反馈机制,其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修正甚至终止战略的合理依据②公共管理的内部要素管理职能a.组织和人员配备人员配备方面,管理者应努力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关键的工作岗位上。b.人事指导和人事管理制度组织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它的成员以及他们的技术和知识上:人事管理制度招收、挑选组织的人力资源并对其打社会化,培训、奖励、惩罚和淘法,这构成了组织完成目标和对来自管理的特定方向作出反应的能力。c.绩效控制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动作和资金预算、会计、报告和统计制度、绩效管理和产品评价)在作出决策和律量目标进展方面对管理大有益处。a.对利益集团的管理利益集团是有特殊利益要求、独立于政府之外又与政府有着紧密联系并企图影响公共政策的一种组织。利益集团具有大量的“系统化功能”;它们促进了利益集团成员和国家之间的对话;使利益集团成员向国家和他们支持的政策所提的要求具有合法性;有利于管制集团成员:对国家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提供帮助。利益集团是官像组织制定政策的依据利益集团的要求可作为资源用于官僚机构的政治活动之中并按照适当的方向加以引导。因此,政府与利益集团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改变其在公众中的形象、提高其地位、增强其合法性。b.对政策团体的管理近几年来,由于政府与利益集团关系的加强,政策团体的确存在并得到了发展。其原因在于:第一,官僚制组织模式的声望和影响力下降,从而使政府为了得到支持而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第二,政策结果产生于一系列政府内部行为者和外部行为者之间的政治竞争,在这种竞争中,利益集团是可以利用的力量,它能够提供技术咨询和给政策有效的支持。责任机制将政府的行政部分与政治部分结合在一起,并最终关系到公众本身。责任机制从根本上讲是民主制度。因为,政府的任何行动都被看做是公民自身通过他们的代表所进行的活动,所以,公共管理者理应对公民负责。(2)公共管理职能的特征①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新界定与定位这就是所谓的处理好“掌舵”与“划桨”的关系,把政府的决策职能和管理职能区分开来,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应该怎样干,应该将政府从参与办经济实体和社会团体的大量杜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这些职能交给或还给社会,由社会经济组织或中介组织去承担。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监督和执行法律和规章制度。政府的财政开支,大部分应该用于教育、科研和社会福利事业。②政府行使公共职能手段的“企业化”由于国家经济活动的现代化和社会活动的集中化,政府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政府为扩大管理职能所能动用的资源(如财政、人才等)却是有限的。因此,政府原有的管理模式必须改革,要像企业那样,不断地以新的方式运用其资源,来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效能。因此,要移植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争取在少扩大或不扩大政府支出的前提下来满足社会对政府的需求。③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是指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政府不仅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目要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把市场规则广泛引入政府的公共管理部门,改变过去形式单一、垄断的局面,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承包等多种形式,在公共部门内部重组市场,把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将公民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思想应用到政府公共管理中去,以提高效率。其最普遍的做法是推行业务合同出租制。④公共服务职能的社区化政府授权社区并鼓励各社区建立公益事业,如养老院、收容院、残疾人服务中心等,社会工作部门、警察局等政府机构出面组织邻里互助、街道联防等,以改进社会服务和控制犯罪活动。社区授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设计,给人们注入自信心,而且还为他们解决自己的问题提供了比正常公共服务更好的办法。⑤注重外部环境和未来方向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途径力图克服传统公共行政学的这些局限性,着眼于处于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组织,系统考虑组织的未来远景、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将关注的焦点由内部转向外部,从注重日常管理转向注重组织未来的发展管理。用纳特和巴可夫在该书中的话来说就是,战略管理处理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即为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未来的组织定位,战略管理通过产生用以指导战略行动的计划、计谋、模式、立场和观点来为一个组织创造焦点、一致性和目的。⑥通过“绩效评估“等措施提高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公共管理强调绩效的突出作用,要求实行全方位的绩效管理。a.要在明确描述目标的基础上对绩效制定明确的标准井准确评估虽然公共部门制定绩效标准并进行评估比私营部门要困难得多,但它还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绩效评估不仅“可以预先界定次年预期可达到的产出,随之还可以将其与本年度的年末实际结果进行比较。”而且,还可以作为员工奖惩的依据。b.重视控制产出过去,公共部门习惯于争取更多的投入,寻求本部门所支配的投入最大化,政府尽力控制预算,但对有关项目的实际执行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多。公共管理强调“需要重视的产出是目标而非过程”应根据所测定的绩效将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c.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这包括在削减成本的同时将资源配置给那些最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的计划。在控制投入方面,政府应更多地拥有相关信息,对公共部门的资源需求进行检查,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 第4题: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


    参考答案:1、价值取向差异使管理目标不同。公共部门管理追求的是公共利益,政府以公众委托人身份提供公共产品,对政府行政人员的管理是为了最大化的为社会利益服务,而私营机构则多是赢利单位,追求效率、效益是它基本的价值取向。公共部门的财政来源是税收,这决定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要对公共利益负责,而企业只需对领导者利益、企业自身利益负责就够了。因此,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考虑政治价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考虑的不是政治回应性与社会公平,而是经济生活中的交换与回报,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考虑的是谁进入企业的这些职位将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政府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注意其透明化程度、公众的接受程度,必然面向社会,承受社会的压力,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听命于领导者,领导者完全可以决定员工的任命与使用,对员工的需要通过专业化的工作分析获得,并通过职位说明书及培训计划等充分展现出来,录用和解雇员工时较少考虑外部压力,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相对缺失。企业的管理活动服从于其决策层的意志,无须对社会公众公开,其操作过程也是经常隐蔽不公开的。2、管理对象行为取向的不同。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员工,其行为有一种保守趋向,倾向于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好自为之的心态;在企业组织中的员工更加趋向于要富有创造性,这与公共部门组织强调稳定性有关。作为政府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能从根本上保障政府运作的稳定,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这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须遵守的基本价值取向。公共部门的组织成员要受更多规章制度的限制,强调严格遵守规则,势必使成员或多或少地变得墨守成规和强求一致,组织成员的工作具有更多“非人性化”的特征,行政人员多半带有官的味道,人们的着眼点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而不是其什么行为能给组织带来最大的贡献。可以说理性官僚制的弊端在行政组织比在企业组织体现得更加明显,帕金森效应更容易在公共部门中发挥作用,这也可以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难以在公共部门建立的原因。在以工作成果或工作目标导向的私人组织中帕金森定律是不会发生作用的,私人企业部门以“效率”为首要追求目标,对利益追求的永恒性,使得私营部门成为最具创新精神的部门。只有以行为为导向,人们才会不惜成本、代价去创造事情。试想,如果一个部门的领导对利润负责,对成本负责,他怎么会找两个助手去做毫无意义的事呢?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差异。这一区别是由于公共部门本身的政治性决定的。作为行政部门总是不可避免的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行政与政治是不可能完全分离的。当前公共部门政府公务员招考信息对应聘人员任职资格中公务员对宪法及法律以及对党和国家所具备的忠诚,是制度化的要求。公务员的道德素质被排在前面,能力素质一般包括知识、技能和行政职业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对于公务员的绩效管理实际上并不是政府的第一目标,尽管口头上很多政府都将之称作第一目标。在私人部门,雇主首先要求雇员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对专业的熟悉程度,处理专门业务的技巧和能力。对于下属的道德素质要求相对要淡化一些,雇主们还希望员工更具有创造力,这意味着雇员可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财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私人部门完全忽视员工的道德素养,只是道德素质考察的困难使企业领导更加注重可以量化的指标如专业能力方面。在私人部门,雇主以雇员是否损害雇主的根本利益为第一道德标准。一个有能力但道德水准一般的人,有时是能被雇主容忍的。一般说来,私人部门的领导们不会对雇员提出过多的道德要求。4、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方面,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公共部门对于人员的招募录用是较为重视的,有时公共部门对于人员的雇用要受制于外部压力,同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困难,导致公共部门比较忽视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和绩效评估环节。直到今天,我国尚没有对政府公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分析,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职位说明书。私人部门基于绩效的考虑,则更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功能,员工的培训、教育与发展方案设计和绩效评估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在企业组织中,绩效评估标准是确定的,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员工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更为重视。总之在当前的情况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更多的传统人事管理的特征,而在企业中,把人视作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性因素,致力于使人力资本增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5、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适用法律方面的差异。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多是行政执法行为,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以行政执法为第一要义,对法律责任的关注始终居于第一位,选择主动性、创造性行政行为的责任风险或法律风险就会相应加大,这也是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总是趋向于保守的重要原因。企业则是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生长的组织,以效率为中心制定员工的行为规范,有时这些行为规范可能是与法律规范相冲突的,当企业利益与法律规范相冲突时,极易采取规避措施。企业在个人利益保障方面,企业适用《劳动法》界定劳动关系,《国家公务员法》是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律规范。公务员的个人权力较容易得到保障,而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规定比较原则性,企业必须依照此制定更加具体的管理规范。由于主雇地位的非对等性,企业容易制定有利于雇主的规则,就存在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的可能。例如,政府淘汰公务员比较困难,而企业组织淘汰一个员工有时只需老板的一句话。

  • 第5题:

    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


    答:公共行政的作用:(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