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
B错
第1题:
魏玛宪法规定总统享有广泛的权力,此外特别赋予总统()
第2题:
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成为法律的手续是()。
第3题:
下列属于总统制政府特征的是()。
第4题:
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下列内容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第5题:
依法享有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关于制定、修改或废止某项法律的正式提案称为()
第6题:
依据汉密尔顿的三权分立与制衡的理论,下列不属于对立法权进行制约的表现的是()。
第7题:
提案权独属国会议员,总统在国会只能提出立法建议。
第8题:
总统与解散国会的权力
最高法院有权解释法律
总统有法律提案权和有条件的法律否决权
最高法院有权宣布国会所通过的法律违宪失效
第9题:
罗斯福改变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
罗斯福扩大了美国总统的权力
国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不复存在
国会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附庸
第10题:
立法提案权
通过法律权
公布法律权
监督法律权
修改法律权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国会议员可以兼任政府成员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政府由在国会选举中获胜的党派组成。
第13题:
下列关于美国国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4题:
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形式是()。
第15题:
下列公职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第16题:
各种建议(提案)形成的一个共同要求是()
第17题:
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最基本形式是()
第18题:
罗斯福执政后,为了使新政得以推行,首先干预了立法环节。他提出明确具体的立法计划,而且采取多种手段参与国会的立法进程,大大发展了总统的立法权,使总统从国会的制约者变为立法的领导者。在“百日新政”期间(1933年3月9日-6月16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法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国会通过后公布
经总统签署后公布
总统如拒签送最高法院批准
总统拒签后国会议员再以三分之二通过
总统拒签后国会议员再以多数通过
第21题:
总统立法能力远远高于国会
国会分裂导致制衡力量丧失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严重破坏
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为软弱
第22题:
政府
总统
国会两院议员
副总统
第23题:
总统决定
法院判决
国会立法
委托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