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题目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简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正确答案: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迄今为止心理学界最为推崇的需要理论,其积极意义表现为: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当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①马斯洛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去看待人性,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中的作用;②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③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概念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 第2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
    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即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即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各种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通往自我实现的途径。他又把这七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后三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 二者的动机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奥苏伯尔作为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从认知的角度去阐述了其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建立在认知过程基础之上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人本主义动机理论,更加侧重个体内在潜能实现,实现的需要即动机。 联系:从马斯洛的理论角度来看,奥苏伯尔的认知内驱力属于成长性需要,自我提高和附属内驱力是缺失性需要。无论是认知还是人本的动机理论都强调内部动机的作用。

  • 第3题:

    简述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中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级的、最基本的需要。
    2.当较低级的需要满足后,更高一级的需要就会产生。
    3.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出现新的需要的过程不是跳跃式进行的,而是以一种由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发生的。
    4.各层次需要的发展过程与个体的发育成长过程是相一致的。
    5.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6.人类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是密切联系的。
    7.随着需要层次的上移,其满足的方式就越有差异。
    8.需要层次越高,心理治疗越有效。

  • 第4题:

    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正确答案: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从人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1943年马斯洛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一书中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到1945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是中有对这项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个基本点:
    (1)人的需求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
    (2)一个愿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
    3、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即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以上五种需要的关系是:
    (1)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较低级需要得到部分的合理的满足后,较高级的需要才会成为他们所追求的需要;
    (3)高级的需要比低级的需要更能持久的激励人;
    (4)可以同时部分地满足几种需要,但在一定时期总有某一等级地需要发挥主要作用;
    (5)并非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照这个划分等级逐步上升,而其顺序可以颠倒或者超越。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较好地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具体原因。在微观分析上,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 第5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2)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

  • 第6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正确答案:1.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排成一个需要系统。
    2.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
    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4.他认为这5个层次的需要是从低到高,逐级实现的。

  • 第7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正确答案: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第8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肯定了人是有需要的。
    2.把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置于需求层次结构的最低层,强调它们的满足是其他需求发展的基础。
    3.不同的需要可以顺序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不同时期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不同.当最重要的得到满足后,这个需要便不再是激励因素,失去了对行为的刺激作用,人们会转而追求其下一个重要的需要。
    4.需要层次越高,可塑性变异性越大,越长久.5高层次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更丰富,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更密切。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2)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正确答案: (1)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认识与理解、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为缺失需要,后三种是生长需要;
    (4)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5)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始动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肯定了人是有需要的。
    2.把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置于需求层次结构的最低层,强调它们的满足是其他需求发展的基础。
    3.不同的需要可以顺序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不同时期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不同.当最重要的得到满足后,这个需要便不再是激励因素,失去了对行为的刺激作用,人们会转而追求其下一个重要的需要。
    4.需要层次越高,可塑性变异性越大,越长久.5高层次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更丰富,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更密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内容。

    正确答案: 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
    1)生理的需要内容包括食物、空气、水、温度、排泄、休息、避免疼痛。
    2)安全的需要包括安全、保障、保护。
    3)爱和归属的需要包括爱、归属、亲密。
    4)尊敬与自尊的需要包括自尊、被尊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凯利希提出的刺激需要内容包括性、活动、探索、操作、新奇,应列于生理和安全需要的两层之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 第14题:

    评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正确答案: ①生理需要—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②马斯洛认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当满足后,高层次的血药才会实现。
    ③马斯洛的层次论把自我实现放在最高位,会引起青少年片面的追求,这是有害的。

  • 第15题: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人的需要包括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几种需要是一种有关联的层次结构,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下一级的需要变成为第一需要;
    (3)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属于人类的低级需要,容易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4)已满足的需要不会再起激励作用。

  • 第16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正确答案:(1)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认识与理解、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为缺失需要,后三种是生长需要;
    (4)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5)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始动作用。

  • 第17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友爱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5种需要分为高低两级,并且按次序上升。人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才会去追求高级需要。

  • 第18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正确答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人的需求极少达到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他把人的需要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一是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二是较低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三是高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四是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五是并不是所有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或超越。

  • 第19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


    正确答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一种需要是生长需要。
    他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特别是爱和自尊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那些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惹人(特别是教师)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做出较为"安全"的选择,即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 第20题:

    问答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马斯洛学说的理论基石是他的动机理论。他认为人的动机原动力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属于人的本性内容: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6)认识与理解的需要
    (7)追求完美的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人的需要包括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几种需要是一种有关联的层次结构,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下一级的需要变成为第一需要;
    (3)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属于人类的低级需要,容易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4)已满足的需要不会再起激励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中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级的、最基本的需要。
    2.当较低级的需要满足后,更高一级的需要就会产生。
    3.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出现新的需要的过程不是跳跃式进行的,而是以一种由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发生的。
    4.各层次需要的发展过程与个体的发育成长过程是相一致的。
    5.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6.人类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是密切联系的。
    7.随着需要层次的上移,其满足的方式就越有差异。
    8.需要层次越高,心理治疗越有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

    正确答案: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一种需要是生长需要。
    他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特别是爱和自尊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那些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惹人(特别是教师)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做出较为"安全"的选择,即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护理的应用意义。

    正确答案: ①识别服务对象未满足的需要,这些未满足的需要就是需要护士提供帮助和解决的护理问题
    ②能更好的领悟和理解病人的言行
    ③预测病人尚未表达的需要,或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④系统的收集和评估病人的基本资料
    ⑤按照基本需要的层次,识别护理问题的轻、重、缓、急,以便在制定护理计划时妥善的排列先后次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