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更多“计算围岩压力的普氏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将岩体视为松散介质。()”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散体围岩压力的普氏计算方法,其理论假设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岩体由于节理的切割,开挖后形成松散岩体,但仍具有一定的黏结力
    B、硐室开挖后,硐顶岩体将形成一自然平衡拱,作用在硐顶的围岩压力仅是自然平衡拱内的岩体自重
    C、形成的硐顶岩体既能承受压应力又能承受拉应力
    D、表征岩体强度的坚固系数应结合现场地下水的渗漏情况,岩体的完整性等进行修正

    答案:A,B,D
    解析:
    普氏拱理论在自然平衡拱理论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假设:①岩体由于节理的切割,经开挖后形成松散岩体,但仍具有一定的黏结力;②洞室开挖后,洞顶岩体将形成一自然平衡拱。在洞室的侧壁处,沿与侧壁夹角为45°-φ/2的方向产生两个滑动面,作用在洞顶的围岩压力仅是自然平衡拱内的岩体自重;③采用坚固系数f来表征岩体的强度(不是岩体实际的强度,其物理意义为增大的内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岩体的完整性和地下水的影响,采用工程类比法或经验确定);④形成的自然平衡拱的洞顶岩体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

  • 第2题:

    在当前国内外的围岩分类中,常引用岩体横波波速以及岩体与岩块波速比的平方作为围岩分类的基本判据。( )


    答案:错
    解析:
    在当前国内外的围岩分类中,常引用岩体纵波波速以及岩体与岩块波速比的平方作为围岩分类的基本判据。通常岩体的波速越高,表明岩体越坚硬,弹性性能越强,结构越完整,所含较弱的结构面减少。但有时波速并不能反映岩体完整性好坏,如有些破碎硬岩的波速高于完整性较好的软岩,因此还要采用岩体完整性系数Kv来反映岩体的完整性,Kv越接近于1,表示岩体越完整。

  • 第3题:

    关于锚喷支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锚喷支护能与围岩密贴并封闭岩体的张性裂隙和节理,加固围岩结构面。
    • B、锚喷支护技术不再把围岩仅仅视作荷载(松散压力),同时还把它视为承载结构的组成部分。
    • C、锚喷支护结构柔性好,它能同围岩共同变形,构成一个共同工作的承载体系。
    • D、锚喷支护可以在任何围岩条件下使用。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计算围岩压力的普氏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将岩体视为松散介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关于围岩松散压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一般裂隙岩体中的深埋隧道,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围岩松散压力远远小于其上覆岩层自重所造成的压力。这可用围岩的“成拱作用”来解释。
    • B、“压力拱”是由变形阶段、松动阶段、坍塌阶段和成拱阶段四个过程形成的。
    • C、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松散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 D、松散压力的大小与隧道尺寸、开挖方法有关。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围岩应力计算的普氏理论(FK法的基本假定)


    正确答案: 该理论认为,岩体中存在着很多纵横交错的节理、裂隙等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尺寸不等、形状各异、整体性完全破坏的小块岩体。由于岩快间相互楔入与镶嵌,可将其视为具有一定内聚力的松散体。洞室开挖后由于应力重新分布,使洞室围岩发生破坏,首先引起顶部岩体塌落。根据现场观察和模型试验说明,这种塌落是有限的,当洞室顶部塌落到一定程度后,岩体进入新的平衡状态,形成一自然平衡拱,这就是所谓的压力拱。

  • 第7题:

    单选题
    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完整,其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为560,则该围岩属于哪个等级?(  )
    A

    Ⅰ级

    B

    Ⅵ级

    C

    Ⅴ级

    D

    Ⅲ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3370.1—2018)第3.6.4条表3.6.4可知,本题中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完整,岩体基本质量指标>550,属于Ⅰ级

  • 第8题:

    单选题
    某松散岩体中有一隧道宽5.0m,高5.0m,围岩的等效内摩擦角为50°,重度为21kN/m3,按太沙基理论计算。每米长度洞壁侧向围岩压力为()。
    A

    65kN

    B

    85kN

    C

    100kN

    D

    120kN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破碎,碎裂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350—251MPa,该围岩属于()级。
    A

    I

    B

    II

    C

    D

    IV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松散岩体中有一隧道宽5.0m,高5.0m,围岩的等效内摩擦角为50°,重度为21kN/m3,按太沙基理论计算。围岩垂直平均压力为()。
    A

    56kPa

    B

    66kPa

    C

    76kPa

    D

    86kPa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计算围岩压力的普氏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将岩体视为松散介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求解山岩压力的计算理论中,太沙基理论把岩体假定为散粒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一宽6.0m,高5.0m隧道位于松散岩体中,围岩等效摩擦角为40°,重度为22kN/m3,按塌落拱理论计算。
    (1)均布垂直荷载为( )kPa。
    A. 120 B. 140 C. 160 D. 180


    答案:B
    解析:
    可按塌落拱理论计算,具体分析如下:

    式中,a为隧道的半宽;φ为等效摩擦角;h为隧道的高度。
    ②均布垂直荷载q为:q=y·h1=22×6.35=139.7kPa。式中,y为围岩重度。
    故该隧道围岩均布垂直荷载为139. 7kPa。

  • 第14题:

    求解山岩压力的计算理论中,太沙基理论把岩体假定为散粒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下列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划分围岩等级不是Ⅴ围岩的是()

    • A、坚硬岩;极破碎
    • B、较硬岩,破碎
    • C、软岩,较破碎
    • D、较软岩,较破碎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围岩压力公式q=0.45×2S-1×γω计算出的围岩压力是():

    • A、松散压力
    • B、变形压力
    • C、包括松散压力和变形压力
    • D、以上所有答案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层状结构岩体的稳定变形特征可视为()。

    • A、弹塑性体
    • B、弹性各向同性体
    • C、松散体
    • D、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单选题
    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450〜351,该围岩属于( )级。
    A

    B

    C

    D

    VI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9题:

    不定项题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以()作为基本分级指标,将围岩划分为6个基本级别,然后适当考虑地下水、地应力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对基本级别予以适当修正。
    A

    围岩结构特征

    B

    围岩完整状态

    C

    围岩岩体强度

    D

    围岩弹性波速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隧道开挖后,围岩发生松弛变形,出现松动和空隙,形成部分松散的岩体,作用于支护上的荷载称为()。

    正确答案: 松散压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松散岩体中有一隧道宽6.0m,高5.0m,围岩等效摩擦角为40°,重度为22kN/m3,按塌落拱理论计算。 均布垂直荷载为()。
    A

    130kPa

    B

    140kPa

    C

    150kPa

    D

    160kP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新奥法作为一种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对其施工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

    充分利用岩体强度,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

    B

    充分利用支护结构强度,使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承担围岩压力

    C

    充分利用支护结构强度,将围岩压力全部转移到衬砌上

    D

    充分利用岩体自身强度,不符合围岩—支护共同作用的原理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D两项,新奥法指的是在软弱岩层中修建隧道时,开挖后立即喷射混凝土作为临时支撑(必要时加锚杆)以稳定围岩,然后再进行衬砌的施工方法。其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围岩强度充分调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BC两项,新奥法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承载地应力的主要是围岩体本身,而采用初次喷锚柔性支护的作用,是使围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次衬砌主要是起安全储备和装饰美化作用。

  • 第23题:

    问答题
    围岩应力计算的普氏理论(FK法的基本假定)

    正确答案: 该理论认为,岩体中存在着很多纵横交错的节理、裂隙等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尺寸不等、形状各异、整体性完全破坏的小块岩体。由于岩快间相互楔入与镶嵌,可将其视为具有一定内聚力的松散体。洞室开挖后由于应力重新分布,使洞室围岩发生破坏,首先引起顶部岩体塌落。根据现场观察和模型试验说明,这种塌落是有限的,当洞室顶部塌落到一定程度后,岩体进入新的平衡状态,形成一自然平衡拱,这就是所谓的压力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