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材料表明()
A.孟子和管仲的主张相悖
B.二者的道德理念完全相同
C.两者共同点是政在得民
D.两者的出发点都立足于民众
第2题:
第3题:
1912年孙中山先生专程考察了船政工厂,对船政所取得的成就非常赞赏,给予了怎样的评价?
第4题:
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第5题:
胡政之
第6题:
不是从性质方面来解释风雅颂的是()。
第7题:
“之”的意义:闻君行圣人之政()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风土之音曰风
朝廷之音曰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宗庙之音曰颂
第11题:
第12题:
孟子和管仲的主张相悖
二者的道德理念完全相同
两者共同点是政在得民
两者的出发点都立足于民众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16题:
下列哪一项是孔子对“政”的解释?()
第17题:
“政之所兴,();政之所废,()”。《管子牧民》。
第18题:
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第19题:
给下文加上标点: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第20题:
“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拨乱之政,以礼为先”
“拨乱之政,以德为先”
“拨乱之政,以律为先”
第21题:
第22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第23题:
决策
行政
监察
司法
第24题:
船政足为海军根基
闽堂是开山之祖
中国兴,海军兴
开风气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