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孔子
B荀子
C董仲舒
D孟子
第1题: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出自()。
第2题:
“巧言令色者,鲜矣仁”是()提出来的。
第3题:
翻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4题: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矣。
第5题:
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其中“悌”意思为孝敬父母。(《论语》)()
第6题:
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第7题:
“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第8题: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第9题:
中庸
仁义
忠孝
孝弟
第10题:
鲜
闲
兼
先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思想不一致的是()。
第14题:
“其为人也孝弟”中的“弟”是通假字,通“悌”。
第15题:
翻译: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第16题:
子曰:“()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第17题:
提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这一命题的思想家是()。
第18题:
“则”字的意义: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不入,则子继之()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第22题:
第23题:
孔子
荀子
董仲舒
孟子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