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统一刑罚的标准
B只赏赐那些有功农战和告奸的人
C统一教育的内容,取缔一切不合法令,不利农战的思想和言论
D统一赏罚
第1题:
黄宗羲认为"一家之法"的弊端主要在于()。
A造成狱吏残害人民
B造成有法不依
C使法令繁密
D压抑贤才
第2题:
十月革命后列宁签署的第一个有关报刊的法令是()
A《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
B《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
C《关于查封破坏国防的孟什维克报纸的决定案》
D《关于国家统一管理广告业务的法令》
第3题:
“统一度量衡”是商鞅变法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4题:
比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更为彻底的主张是()
第5题:
商鞅变法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请回答,商鞅变法的内容?任答三点即可。
第6题:
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①秦国经商鞅后日益强大;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第7题:
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第8题:
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第9题:
第10题:
宣传发家思想
以法治国
富国强兵
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第11题:
造成狱吏残害人民
造成有法不依
使法令繁密
压抑贤才
第12题:
使组织内部井然有序
保持集体一致
产生最大收益
保持指挥的统一性
第13题:
商鞅认为推行“法治”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法
B权
C信
D势
第14题:
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
第15题:
秦朝提出“法令由统一”,意思是说,全国不仅实施统一的法律,而且最高立法权属于()。
第16题:
在故事“商鞅变法”中,太子藏匿一犯罪王族,商鞅对此处理的方法是()
第17题:
编写标准时,首先要注意不能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和法规相违背,应使这些法律、法令和法规在标准中得到贯彻。符合编写的哪一要求()
第18题:
使秦国强大起来并最终完成统一的变法是()
第19题:
秦始皇提出“壹法”,即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人们的思想。
第20题:
下列哪一项法令是前苏联颁布的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第一个法令()
第21题: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兼爱非攻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绝仁弃义
第22题:
“教育改革法令”
“汉堡协定”
“高教改革法令”
“中小学改革法令”
第23题:
“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皆有法式”
“一同天下之义”
“不务德而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