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肩关节脱位病人功能锻炼方法。
    肩部固定期间做握拳、腕部旋转和患肢肌肉舒缩活动,缓慢推动患肢外展和内收,活动程度以不引起肩部疼痛为宜。三周后解除固定,练习弯腰垂肩,即当病人弯腰90。患肢可自然下垂时做手臂画圈运动,范围从小到大。四周后指导病人面对或侧对墙,患侧手指交替上爬直至肩关节上举完全正常,或患侧手经过头顶摸对侧耳朵,或患侧手从背后摸对侧肩胛骨。

  • 第2题:

    关于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骨折愈合
    • B、有利于预防关节僵硬
    • C、一般应早期开始
    • D、功能锻炼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
    • E、功能锻炼是指主动活动

    正确答案:E

  • 第3题:

    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有()

    • A、复位
    • B、固定
    • C、功能锻炼
    • D、适当的药物治疗
    • E、药物治疗加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简述影响骨折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疼痛
    (2)生活方式的改变
    (3)受牵引装置限制
    (4)依赖性和被动性加强

  • 第5题:

    简述骨折后功能锻炼方法。


    正确答案:骨折后1~2周内以患肢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为主,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原则上,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不活动,身体其他关节应坚持锻炼。骨折2周后,局部疼痛消失,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开始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活动,活动强度和范围逐渐增加。骨折达临床愈合,外固定解除,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逐渐开始全方位活动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患肢增加负重,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促进骨痂改造塑型。

  • 第6题:

    简述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原则。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伤后1~2周为炎症消退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骨折端也易再发生移位,软组织处于修复阶段。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主要练习伤肢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
    第二阶段:伤后3~5周为骨痂形成期,除练习患肢的肌肉书所活动外,可指导患者活动骨折附近关节并逐步加大锻炼强度。上肢骨折可作主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如腕关节、肘关节、整个上肢的伸展、外展、内收活动。
    第三阶段:伤后6~8周为骨痂成熟期,患肢的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有大量骨痂形成,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锻炼都可进行,并扩大活动次数和范围。

  • 第7题: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对病人的康复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骨折固定的病人因肢体活动减少,易产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因静脉回流缓慢而造成肢体远端肿胀,故应鼓励病人作肢体功能锻炼,以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骨折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疼痛
    (2)生活方式的改变
    (3)受牵引装置限制
    (4)依赖性和被动性加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原则。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伤后1~2周为炎症消退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骨折端也易再发生移位,软组织处于修复阶段。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主要练习伤肢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
    第二阶段:伤后3~5周为骨痂形成期,除练习患肢的肌肉书所活动外,可指导患者活动骨折附近关节并逐步加大锻炼强度。上肢骨折可作主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如腕关节、肘关节、整个上肢的伸展、外展、内收活动。
    第三阶段:伤后6~8周为骨痂成熟期,患肢的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有大量骨痂形成,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锻炼都可进行,并扩大活动次数和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A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B

    复位

    C

    固定

    D

    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骨折治疗原则是()、()和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 复位,固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骨折固定病人肢体功能锻炼分哪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1)早期。在伤后1~2周内进行伤肢肌肉舒缩活动。
    (2)中期。受伤2~3周后,是骨折临床愈合期,除继续作肌肉舒缩活动外,活动范围可扩展到各大关节。动作要缓和,活动范围要由小到大。下肢骨折者,在固定或持续牵引下,可进行引体、抬臀等动作,或协助病人扶拐下床,伤肢不着地活动。
    (3)后期。受伤6~8周,骨折进入骨化塑形,根据摄片复查情况,加强全身各部肌肉及关节活动。当外固定拆除后,应逐步进行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面功能锻炼。

  • 第14题:

    病人,男性,学生,20岁,因篮球课冲撞跌倒,发生骨折,手臂活动受限,不可抬举。骨折的治疗原则()

    • A、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 B、复位、止血、功能锻炼
    • C、固定、复位、功能锻炼
    • D、复位、固定、减轻疼痛
    • E、恢复畸形、固定、减轻疼痛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简述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既要鼓励病人积极活动,又要循序渐进。
    (2)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
    (3)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生理机能为主。
    (4)进行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
    (5)有以下情况者不宜到体疗室进行功能锻炼: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片及损伤性关节炎。
    (6)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积极性,医务人员应细心负责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重要性等向病人详细介绍清楚,使病人可以有信心地、主动地、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 第16题:

    骨折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1)全身及局部情况兼顾;
    (2)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
    (3)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
    (4)制动期间患肢锻炼应早期、适度、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合理安排;
    (5)作好护理记录。

  • 第17题:

    骨折的处理原则()

    • A、止痛
    • B、复位
    • C、固定
    • D、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骨折治疗3原则是指()

    • A、复位、固定、康复功能锻炼
    • B、止血、固定、康复功能锻炼
    • C、复位、固定、按摩
    • D、止血、复位、康复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 A、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 B、复位
    • C、固定
    • D、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骨折治疗3原则是指()
    A

    复位、固定、康复功能锻炼

    B

    止血、固定、康复功能锻炼

    C

    复位、固定、按摩

    D

    止血、复位、康复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骨折后功能锻炼方法。

    正确答案: 骨折后1~2周内以患肢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为主,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原则上,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不活动,身体其他关节应坚持锻炼。骨折2周后,局部疼痛消失,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开始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活动,活动强度和范围逐渐增加。骨折达临床愈合,外固定解除,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逐渐开始全方位活动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患肢增加负重,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促进骨痂改造塑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病人,男性,学生,20岁,因篮球课冲撞跌倒,发生骨折,手臂活动受限,不可抬举。骨折的治疗原则()
    A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B

    复位、止血、功能锻炼

    C

    固定、复位、功能锻炼

    D

    复位、固定、减轻疼痛

    E

    恢复畸形、固定、减轻疼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骨折溻疗原则是()
    A

    复位、牵引、固定

    B

    清创、复位、功能锻炼

    C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D

    牵引、固定、功能锻炼

    E

    以上均不够完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骨折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全身及局部情况兼顾;
    (2)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
    (3)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
    (4)制动期间患肢锻炼应早期、适度、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合理安排;
    (5)作好护理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