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1)选择合适的体位
2)明确管道位置
3)估计胃残留量
4)病情观察:在喂食过程中,监测呼吸状态,咳嗽、呼吸短促都是误吸的指征
更多“简述预防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误吸的护理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误吸的预防措施和发生误吸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预防:
    ①每次喂食前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无咽反射;输入食物前评估管道位置是否正确。
    ②评估病人的基础呼吸状态,在喂食过程中,监测呼吸状态;咳嗽、呼吸短促都是误吸的指征。
    ③喂食期间或喂食后半小时抬高床头30°,以促进食物借重力通过胃十二指肠括约肌,减少误吸的危险。监测胃潴留情况,如果潴留量≥200ml,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呼吸道原有病变时,应考虑行空肠造瘘。必要时选用渗透压低的营养液。
    ④如果病人有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在喂食时应保持气囊膨胀。
    ⑤一旦误吸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停止输注食物;通知医师;抬高床头30°;将胃内容物吸净。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患者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如有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管镜检查并清除。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行静脉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
    ⑥记录喂食停止时间,病人的表情以及呼吸状态的改变。
    处理:一旦误吸发生,停止输注食物;通知医师;抬高床头30°;将胃内容物吸净。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患者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如有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管镜检查并清除。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行静脉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

  • 第2题:

    肠内营养时,吸入性肺炎预防误吸的措施中将患者头部抬高()

    • A、15~30度
    • B、30~40度
    • C、25~30度
    • D、20~25度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如何预防肠内营养病人发生误吸?


    正确答案: 1.保持胃管位置:不可上移,对胃排空延缓、由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取半卧位,防止返流而误吸。
    2.测量胃内残留余液量: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每4小时抽吸1次胃内残余量,如大于150ml应暂停输注。
    3.观察及处理: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出现呛咳、咳出营养液样物,发憋或呼吸急促,即可确定为误吸,鼓励病人咳嗽,吸出,必要时经气管镜清除吸入物。

  • 第4题:

    简述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喂养管阻塞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常见原因:①营养液未调匀。②药丸未经研碎即注入喂养管。③添加药物与营养液不相容,形成凝结块。④营养液较黏稠、流速缓慢,黏附于管壁。⑤管径太细。
    预防措施: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药丸经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管,避免因加入营养液后与之不相容而凝结成块黏附于管壁或堵塞管腔。

  • 第5题:

    简述预防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误吸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选择合适的体位
    2)明确管道位置
    3)估计胃残留量
    4)病情观察:在喂食过程中,监测呼吸状态,咳嗽、呼吸短促都是误吸的指征

  • 第6题:

    肠内营养支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A、发热
    • B、营养不良
    • C、误吸
    • D、高血糖
    • E、水过多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喂养管阻塞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常见原因:①营养液未调匀。②药丸未经研碎即注入喂养管。③添加药物与营养液不相容,形成凝结块。④营养液较黏稠、流速缓慢,黏附于管壁。⑤管径太细。
    预防措施: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药丸经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管,避免因加入营养液后与之不相容而凝结成块黏附于管壁或堵塞管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营养支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支链氨基酸配方适用于肾衰竭病人

    B

    首选肠内营养支持

    C

    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较易发生误吸

    D

    要素饮食是有渣饮食

    E

    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最好分别单独输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肠内营养支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发热

    B

    营养不良

    C

    误吸

    D

    高血糖

    E

    水过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肠内营养预防误吸措施()
    A

    妥善固定喂养管

    B

    取合适的体位

    C

    及时估计胃内残留量

    D

    注意温度

    E

    及时更换喂养管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空气栓塞的预防。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肠外营养时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试述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时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机械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胃肠道并发症和较少的代谢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量和速度;
    (2)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意营养液的渗透压和脂肪含量。应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根据胃肠道的适应情况逐步递增;
    (3)对同时应用抗菌素治疗者,可给予乳酸杆菌以帮助肠道正常菌群的恢复低蛋白血症者,先使用要素膳或静脉输注清蛋白,等小肠吸收能力恢复后再开始管饲;
    (4)避免营养液在配置和操作过程中受到污染,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6-8h,配好后如暂时不用应放入40°左右的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5)根据季节和个体耐受性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一般在37°C~40°C
    (6)伴同药物时注意防止和营养液发生反应,用药前后冲洗。

  • 第14题:

    下列关于营养支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支链氨基酸配方适用于肾衰竭病人
    • B、首选肠内营养支持
    • C、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较易发生误吸
    • D、要素饮食是有渣饮食
    • E、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最好分别单独输注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肠内营养时患者的护理包括哪些?()

    • A、30°卧位,防止返流误吸
    • B、胃内残留
    • C、口腔护理
    • D、准确记录出入量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肠内营养时发生误吸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治疗原则:
    (1)一旦有误吸,立即停止肠内营养,并将胃内容物吸尽;
    (2)立即从气管内吸出液体或食物颗粒;(3)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
    (4)如果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管镜检查并清除食物颗粒;
    (5)行静脉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6)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
    预防措施:
    (1)将患者置于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
    (2)经常检查胃潴留情况,如胃内潴留液体超过150ml,应停止滴入;
    (3)呼吸道原有病变时,可考虑空肠造瘘;
    (4)必要时可选用渗透压低的营养液。

  • 第17题:

    肠内营养预防误吸措施()

    • A、妥善固定喂养管
    • B、取合适的体位
    • C、及时估计胃内残留量
    • D、注意温度
    • E、及时更换喂养管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造成病人反流和误吸危险的肠内营养管是:()

    • A、鼻胃管
    • B、空肠营养管
    • C、鼻空肠管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误吸的预防措施和发生误吸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预防:
    ①每次喂食前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无咽反射;输入食物前评估管道位置是否正确。
    ②评估病人的基础呼吸状态,在喂食过程中,监测呼吸状态;咳嗽、呼吸短促都是误吸的指征。
    ③喂食期间或喂食后半小时抬高床头30°,以促进食物借重力通过胃十二指肠括约肌,减少误吸的危险。监测胃潴留情况,如果潴留量≥200ml,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呼吸道原有病变时,应考虑行空肠造瘘。必要时选用渗透压低的营养液。
    ④如果病人有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在喂食时应保持气囊膨胀。
    ⑤一旦误吸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停止输注食物;通知医师;抬高床头30°;将胃内容物吸净。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患者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如有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管镜检查并清除。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行静脉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
    ⑥记录喂食停止时间,病人的表情以及呼吸状态的改变。
    处理:一旦误吸发生,停止输注食物;通知医师;抬高床头30°;将胃内容物吸净。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患者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如有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管镜检查并清除。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行静脉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肠内营养时发生误吸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治疗原则:
    (1)一旦有误吸,立即停止肠内营养,并将胃内容物吸尽;
    (2)立即从气管内吸出液体或食物颗粒;(3)即使小量误吸,也应鼓励咳嗽,咳出气管内液体;
    (4)如果食物颗粒进入气管应立即行气管镜检查并清除食物颗粒;
    (5)行静脉输液及皮质激素消除肺水肿;(6)应用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
    预防措施:
    (1)将患者置于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
    (2)经常检查胃潴留情况,如胃内潴留液体超过150ml,应停止滴入;
    (3)呼吸道原有病变时,可考虑空肠造瘘;
    (4)必要时可选用渗透压低的营养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时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机械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胃肠道并发症和较少的代谢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量和速度;
    (2)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意营养液的渗透压和脂肪含量。应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根据胃肠道的适应情况逐步递增;
    (3)对同时应用抗菌素治疗者,可给予乳酸杆菌以帮助肠道正常菌群的恢复低蛋白血症者,先使用要素膳或静脉输注清蛋白,等小肠吸收能力恢复后再开始管饲;
    (4)避免营养液在配置和操作过程中受到污染,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6-8h,配好后如暂时不用应放入40°左右的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5)根据季节和个体耐受性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一般在37°C~40°C
    (6)伴同药物时注意防止和营养液发生反应,用药前后冲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预防肠内营养病人发生误吸?

    正确答案: 1.保持胃管位置:不可上移,对胃排空延缓、由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取半卧位,防止返流而误吸。
    2.测量胃内残留余液量: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每4小时抽吸1次胃内残余量,如大于150ml应暂停输注。
    3.观察及处理: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出现呛咳、咳出营养液样物,发憋或呼吸急促,即可确定为误吸,鼓励病人咳嗽,吸出,必要时经气管镜清除吸入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预防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误吸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选择合适的体位
    2)明确管道位置
    3)估计胃残留量
    4)病情观察:在喂食过程中,监测呼吸状态,咳嗽、呼吸短促都是误吸的指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配伍题
    气胸,空气栓塞()。|胃肠道功能正常者营养支持首选()。|误吸、腹胀和腹泻()。
    A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B

    肠内营养

    C

    肠外营养

    D

    肠外营养的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E

    肠外营养的代谢性并发症


    正确答案: E,C
    解析: 胃肠道功能正常者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应避免肠道内食物刺激而引起的胰液分泌,营养支持宜将肠外营养支持作为首选。待病情稳定,在胰腺炎后期可以通过空肠造口管实施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有误吸、腹胀和腹泻。肠外营养并发症非常多,包括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等。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又分为非感染性并发症及感染性并发症两大类,前者大多数发生在中心静脉导管放置过程中发生气胸、空气栓塞、血管、神经损伤等。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代谢性并发症有高血糖、低血糖、氨基酸代谢紊乱、高血脂、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必需脂肪酸缺乏、再喂养综合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