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

题目
试述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1)利用综合害虫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
综合防治是应用生态学为基础的害虫治理方法中的一种较新的方式,是一种把所有可利用的方法综合到一项统一的规划中的害虫治理方法。
(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首先要对症下药,农药的使用品种和剂量因防治对象不同应所所不同。
(3)制定农产品中的允许残留量标准
制定农药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并根据人们取食习惯,制订出各种作物与食品中的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量。
(4)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
农作物种类不同则对各种农药的吸收率也不同。
(5)发展开发新农药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农药新品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更多“试述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说明农药污染水体的途径。


    正确答案: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农药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污染水体;农药喷洒时,农药微粒随风降入水体等。

  • 第2题:

    果蔬产品极易变色,变色往往会导致产品品质降低。试述果蔬加工中原料变色的机理以及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酶促褐变
    酶促褐变:是指在有氧存在时,酚酶(多酚氧化酶、儿茶酚酶)很容易将果蔬中含有的酚类物质氧化成醌,再进一步形成羟醌,羟醌进行聚合,形成黑色素物质。
    破坏酶活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热处理法  
    2、酸处理法
    3、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处理 
    4、其它措施 去除和隔绝氧气以及加酚酶底物类似物,如肉桂酸、对位香豆酸、阿魏酸等酚酸,也可以有效地控制酶促褐变。 
    (2) 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是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美拉德反应、焦糖化褐变、控制非酶褐变方法。 
    控制措施
    ①低温可延缓非酶褐变的的过程。     
    ②亚硫酸盐处理可以抑制羰氨反应。
    ③羰氨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较易进行,降低pH值可抑制褐变。
    ④使用不易发生褐变的糖类,如蔗糖。
    ⑤适当添加钙盐,钙盐有协同SO2抑制褐变的作用。     
    ⑥降低产品浓度可降低褐变速率。

  • 第3题:

    试述水产品冷藏过程的卫生质量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⑴冷藏温度需保持在-23℃~-18℃之间,避免大幅度的温度波动;
    ⑵冷藏库内需安装温度显示仪和自动记录仪,以防发生意外;
    ⑶正常情况下,温度波动不得超过4℃,大批食品进库、出库时一昼夜库温不得超过12℃;
    ⑷做好防虫防鼠措施;
    ⑸食品应搁于木架上,货品间应留有空隙,木架下的散落物应及时清扫;
    ⑹成品要尽量避免与原料及半成品混放;
    ⑺搬运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包装件破损;
    ⑻定期进行评定,废品应及时清理出库;
    ⑼操作人员进出库要避免泥土、污物的带入,且严格按照GMP要求执行;
    ⑽采用臭氧发生器定期消毒。

  • 第4题:

    试述种子质量的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菌种稳定性检查:无菌生理盐水逐级稀释,划线培养,测定其生产能力
    (2)无(杂)菌检查:无菌试验,种子液的生化分析
    (3)提供合适的培养条件:包括营养成分、温度、通气、pH等。

  • 第5题:

    农药污染属于化学性污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试述10kV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更换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0kV电流、电压互感器更换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有以下四个方面:
    (1)作业内容:
    ①互感器两侧引下线拆、装;
    ②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拆除和恢复;
    ③互感器拆除和安装;
    ④互感器保护、计量试验。
    (2)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①在拆、装引下线时容易伤手,建议戴好手套和正确使用工具。
    ②在恢复二次接线时注意不要造成短路或开路,在二次拆线时应做好标记和记录,接线时认真校对。注意低压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反馈造成触电。此时应首先确定有无电压后方可开始工作。在确定无电压后,必须取下熔断器。
    ③在互感器拆除和安装时,必须注意:由于作业空间窄小,此时应注意碰伤头部和手脚。为此在工作中必须戴好安全帽,并听从统一指挥,注意作业配合和动作呼应。同时在搬运互感器过程中容易压伤手、脚。因此在搬、放互感器时请注意手、脚不得在重物下部。
    ④在互感器保护、计量试验时,切记误碰被试验设备,以免造成触电事故。此时应注意与试验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靠近被试验设备。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变异的类型及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防止混凝土构筑物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啤酒发酵过程中对绿麦芽的质量要求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质量要求:
    ①有新鲜味,无霉味及异味,握在手中有弹性和松软感
    ②发芽率不低于85%。
    ③浅色麦芽的叶芽伸长度为麦粒长度的3/4者占麦芽总数70%以上浓色麦芽的叶芽伸长度为麦粒长度的4/5者占麦芽总数75%以上
    ④用手搓捻胚乳,呈粉状散开,且手感润滑细腻为好。
    (2)控制措施:
    ①严格把好麦粒关,挑选优质麦粒作发芽材料,这是绿芽达标的基础
    ②浸麦时充分洗涤,要严格执行卫生制度,温度不超过20度,防止长霉
    ③适当调节发芽温度,水分和供氧量,使绿麦芽的根芽和叶芽长度适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

    正确答案: ①施入农田的农药落入土壤,附着在植物上的农药也随降水进入土壤;
    ②使用浸种、拌种、毒谷等施药方式或将农药直接撒至土壤;
    ③农药喷射,黏附在飘尘上的农药随雨水落到土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农药污染

    正确答案: 指因生产、运输、销售、存放或者施用化学农药而污染环境,以致影响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引起人或动、植物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的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说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①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即按规定的用量、施药方法、用药次数和离收获期最后一次施药的天数等使用农药。
    ②改变剂型和施药方式。改变剂型方面,可将农药加工成缓释剂,使农药减少流失并延长残效期;减少施药次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超低容量喷雾,是一种新的施药方法,应大力推广。
    ③提倡生物防治。对某一种虫害连续使用一种农药,往往容易产生抗药性,即使大量使用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生物防治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污染少的防治方法。
    ④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这是农药发展的方向。对防治对象有高效,对人畜低毒,无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在环境中容易分解,在生物体中不易富集的农药品种是理想的品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关于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的有关理论解释及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关于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有多种理论解释:
    (1)“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2)“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方言等。
    (3)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
    (4)“心理理论”认为,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有自己的推理或认知,即儿童头脑中有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研究表明,欺负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对对方的心理有较好地把握,但他们就是喜欢给别人带来痛苦。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常用的控制措施有: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措施;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 第14题:

    农药污染的途径?


    正确答案: 农药污染的过程主要有:1、施用农药后对作物或食品的直接污染;2、空气、水、土壤的污染造成动植物体内含有农药残留,从而间接污染食品;3、来自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4、运输及储存中由于和农药混放而造成食品污染。

  • 第15题:

    农药污染


    正确答案:指农药或其有害代谢物、降解物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污染。

  • 第16题:

    试述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供氧方面:提高氧气溶解的推动力;
    (2)需氧方面:控制最适菌体浓度,使需要的溶解氧量小于供给的溶解氧量。

  • 第17题:

    试述谐波的危害?谐波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谐波造成电压正弦波形畸变,使电能质量下降,给发供电设备及用户用电设备带来严重危害。
    1)在发电机和电动机中产生附加功率损耗和发热,并引起振动。
    2)引起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对谐波的谐振或放大,从而导致电容器及串联电抗器的过负荷或过电压而损坏。也会导致电力电缆的过负荷或过电压击穿。
    3)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产生干扰,引起误动。
    4)使电力系统的网损增大,当发生谐振或谐波放大时,损耗可达到相当大程度。
    5)造成电能计量误差。
    6)对邻近的通信线路产生干扰。
    7)危及大容量换流装置的工作。
    电力系统的谐波主要是冶金、化工、电气化铁路等换流设备及其他非线形用电设备产生的。
    控制措施:
    1)制定标准和管理法规
    2)对谐波源采取措施,如增加换流装置的相数或控制脉冲数。
    3装设电力滤波器。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利用综合害虫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
    综合防治是应用生态学为基础的害虫治理方法中的一种较新的方式,是一种把所有可利用的方法综合到一项统一的规划中的害虫治理方法。
    (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首先要对症下药,农药的使用品种和剂量因防治对象不同应所所不同。
    (3)制定农产品中的允许残留量标准
    制定农药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并根据人们取食习惯,制订出各种作物与食品中的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量。
    (4)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
    农作物种类不同则对各种农药的吸收率也不同。
    (5)发展开发新农药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农药新品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冷裂纹的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选用对冷裂纹敏感性低的母材,选用低碳多合金钢材,可以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裂性能能
    (2)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和韧性。通过焊材向焊缝过度Ti、Ni、V、B、Te或稀土元素来韧化焊缝,从而降低整个接头的冷裂纹敏感性,提高焊缝的抗裂能力。采用奥氏体钢焊条焊接某些淬硬倾向较大中低合金高强度钢,它能大量溶解氢,提高焊缝塑性,从而防止热影响区裂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关于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的有关理论解释及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关于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有多种理论解释:
    (1)“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2)“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方言等。
    (3)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
    (4)“心理理论”认为,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有自己的推理或认知,即儿童头脑中有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研究表明,欺负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对对方的心理有较好地把握,但他们就是喜欢给别人带来痛苦。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常用的控制措施有: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措施;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农药污染土壤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 (1)施用于田间的各种农药大部分落入土壤中,附着于植物体上的部分农药,也会因风吹雨淋落入土壤中;
    (2)使用浸种、拌种、毒谷等施药方式,或是将农药直接撒至土壤中,造成污染的积累。
    (3)近年来所采用的喷射方式,农药粘附在飘尘上,随气流扩散,随降雨落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氢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一)影响
    (1)氢脆性 金属中因吸收氢而导致塑性严重下降的现象,其机理通常认为是在拉伸和弯曲过程中金属的位错发生运动和堆积,溶解在晶格中的原子氢沿位错方向扩散和聚集,在显微空腔中产生很高的压力而导致金属变脆
    (2)白点 常常在其拉伸试件的断面上出现光亮圆形的局部脆性断裂点,如果焊缝金属产生白点,其塑性将大大下降
    (3)气孔 如果熔池中吸收了大量的氢来不及逸出,很容易形成气孔
    (4)产生冷裂纹 冷裂纹是在冷却到比较低的温度或室温放置一定时间后,在焊接接头中产生的裂纹,其危害性很大。
    (二)控制措施:
    (1)限制焊接材料中氢的来源,在焊条药皮与焊剂制造中因控制含氢的原材料
    (2)焊前仔细清理焊丝表面和焊件坡口及其两侧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吸附水分以及其他含氢物质(3)冶金处理 焊条药皮或焊剂中加入氟化物,适当增加焊材的氧化性
    (4)控制焊接参数 采用射流过渡,增加电弧电压,利用交流电焊接都能够减少焊缝中的含氢量
    (5)焊后脱氢处理 焊后把焊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促使氢扩散逸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水产品冷藏过程的卫生质量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⑴冷藏温度需保持在-23℃~-18℃之间,避免大幅度的温度波动;
    ⑵冷藏库内需安装温度显示仪和自动记录仪,以防发生意外;
    ⑶正常情况下,温度波动不得超过4℃,大批食品进库、出库时一昼夜库温不得超过12℃;
    ⑷做好防虫防鼠措施;
    ⑸食品应搁于木架上,货品间应留有空隙,木架下的散落物应及时清扫;
    ⑹成品要尽量避免与原料及半成品混放;
    ⑺搬运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包装件破损;
    ⑻定期进行评定,废品应及时清理出库;
    ⑼操作人员进出库要避免泥土、污物的带入,且严格按照GMP要求执行;
    ⑽采用臭氧发生器定期消毒。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