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税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主要内容。

题目
简述新税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主要内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新税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主要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内涵及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和谐的发展观。
    2、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丰富的内容,但概括起来就是集中在三方面,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体现在“需要”和“限制”两方面。“需要”是指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衣、食、住、行、就业、教育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限制”强调人人平等,体现在我们当代人不能追求没有限制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并满足后代人的需要。
    4、可持续发展具有三原则,分别是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公平分享有限资源三方面;持续性原则要求考虑资源耗竭的临界点及环境的承载能力,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同性原则强调地球的整体性与相互依存性、地球的联合行动。

  • 第2题:

    试论分税制的改革原则和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分税制改革的原则。
    (1) 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2) 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
    (3)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4)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
    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3) 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 第3题:

    简述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是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的范围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二是按照收入和支出相一致的原则,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即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是确定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并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

  • 第4题:

    简述《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有以下几点:
    ① 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技术不断进步,金融创新非常活跃,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涌现,银行与金融市场的交互影响越发显著。
    ② 1988年资本协议的局限性日益突出。
    ③ 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无论是银行界还是学术界都在金融风险的衡量和计算方面作了大量有效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许多较为科学而可靠的理论和模型。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新资本协议在延续1988年资本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风险监管思路基础上,提出并强调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和市场约束)。

  • 第5题:

    简述新音乐的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发展阶段(1898~1919年),学堂乐歌的普及为新音乐的发展获得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也出现了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批从事现代古风音乐教育的音乐家,如沈心工、李叔同等。
    2.以专业音乐教育的确立为中心的初步发展阶段(1919~20年代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新音乐的发展日益加速,特别是新型音乐机构的纷纷建立,为中国现代专业音乐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出现了第一批专业音乐家:萧友梅、刘天华等,他们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直接影响后代的音乐家。
    3.以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演出和蓬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为中心的全面提高阶段(30年代),国立音专的繁荣的专业音乐创作演出和蓬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歌咏运动贯穿。此时的音乐创作大多集中在声乐领域,器乐创作较少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如黄自聂耳冼星海等。并出现了像《黄河大合唱》这样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是新音乐十年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4.以民族民主解放斗争为中心的不同政权区域并存的局面,决定了音乐生活及音乐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三种不同政权统治并存的局面{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因此也就决定了三个地区音乐生活的、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现象,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仍以声乐作品为主,但器乐创作在形式的多样化和作品的艺术水平上都比30年代有明显的提高,另外,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特别是中国歌剧创作中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 第6题:

    简述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行政组织建立原则是指人们在建立或改进某一行政组织时,所要遵循的一般准则或指导性规范。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应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1)主观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各流派的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在表现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主观性色彩,是对组织规律的一种近似的反映。但如果透过主观性的外表,真正有价值的行政组织建立原则,均具有客观性的内容,或多或少地反映组织与发展规律,对组织管理工作起指导作用,并能接受检验。
    (2)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对立统一。行政组织建立原则反映了行政组织发展的某些普遍的共同规律,具有科学性;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必须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科学性质与阶级性既对立又统一。
    (3)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对立统一。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作为一种指导性规范,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性质,凡是环境与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行政组织都适用于某些相同或相近的原则。但行政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其环境是复杂的、具体的、多变的,必须根据其环境或系统内部的变化,加以适用。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稳定性与变动性对立统一的特点表明组织原则的生命在于适应与权变。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新音乐的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发展阶段(1898~1919年),学堂乐歌的普及为新音乐的发展获得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也出现了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批从事现代古风音乐教育的音乐家,如沈心工、李叔同等。
    2.以专业音乐教育的确立为中心的初步发展阶段(1919~20年代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新音乐的发展日益加速,特别是新型音乐机构的纷纷建立,为中国现代专业音乐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出现了第一批专业音乐家:萧友梅、刘天华等,他们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直接影响后代的音乐家。
    3.以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演出和蓬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为中心的全面提高阶段(30年代),国立音专的繁荣的专业音乐创作演出和蓬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歌咏运动贯穿。此时的音乐创作大多集中在声乐领域,器乐创作较少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如黄自聂耳冼星海等。并出现了像《黄河大合唱》这样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是新音乐十年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4.以民族民主解放斗争为中心的不同政权区域并存的局面,决定了音乐生活及音乐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三种不同政权统治并存的局面{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因此也就决定了三个地区音乐生活的、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现象,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仍以声乐作品为主,但器乐创作在形式的多样化和作品的艺术水平上都比30年代有明显的提高,另外,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特别是中国歌剧创作中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税制改革是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
    (1)我国税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调整税种布局,确定合理税率,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合理划分中央税种和地方税种,为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创造条件。
    ②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主要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流转税,改变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税种和税率,并使各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大体公平,为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③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④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⑤简化、规范税制。主要是取消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的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
    ⑥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总体税负,又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一些地方、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的利益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税制改革理应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格局的调整。
    ⑦严格控制优惠减免,规定除税法、税收条例所列的减税免税项目外,在执行中不准随意减税免税。
    (2)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②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③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
    ④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等。
    1994年进行的全面税制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税制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制框架。但该税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按照宽税基、低税率、差别待遇、严格管理的思路继续深化税制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税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 ⑴要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⑵税制改革要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⑶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⑸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⑸简化、规范税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刑,以打破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3)“重其轻者”——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分税制的改革原则和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分税制改革的原则。
    (1) 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2) 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
    (3)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4)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
    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3) 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原来的工商税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住这种情况下,1994年,我国对原有的工商税制进行了改革。这次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四个人面的内容。
    (1)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3)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主要是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人者少征或不征。
    (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贸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凋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人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人消费税等。
    改革后税种内32个减至23个,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的统一,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新税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994年我国开始施行的新税制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关系,进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则是:
    (1)有利于加强中央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2)强化税收功能,有利于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个人收入相差悬殊的现象,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3)有利于体现税负公平,促进企业平等竞争;
    (4)有利于简化税制,便于税收的征管工作。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改革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税种;
    (2)改革流转税,以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
    (3)改革其他税种,对一些税种进行调整、合并、下放,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 第14题:

    简述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 第15题:

    简述分税制改制的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1)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 第16题:

    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不论是谁,不分贵贱等级、亲疏远近,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刑,以打破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由官府统一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3)“重其轻者”
    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处罚。

  • 第17题:

    简述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原来的工商税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住这种情况下,1994年,我国对原有的工商税制进行了改革。这次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四个人面的内容。
    (1)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3)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主要是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人者少征或不征。
    (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贸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凋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人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人消费税等。
    改革后税种内32个减至23个,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的统一,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新税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994年我国开始施行的新税制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关系,进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则是:
    (1)有利于加强中央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2)强化税收功能,有利于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个人收入相差悬殊的现象,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3)有利于体现税负公平,促进企业平等竞争;
    (4)有利于简化税制,便于税收的征管工作。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改革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税种;
    (2)改革流转税,以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
    (3)改革其他税种,对一些税种进行调整、合并、下放,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税制原则。

    正确答案: 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判断税收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建立避税港税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各国对运用避税港的税务处理,主要是进行反运用避税港立法,建立其“避税港税制”,其目的在于对付本国居民通过在建立避税港受控外国公司拥有一定数量的股权来躲避本国税收的行为。它是通过将受控外国公司的所得按持股比例划归本国股东,按本国税率课税(一般可以扣除在国外所纳税款)来实现的。其立法或避税港税制的内容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本国居民建立避税港受控外国公司的立法规定。就各国的反运用避税港立法或避税港税制来看,其所适用的受控外国公司和本国股东,大多是根据持股比例来确定的。
    (2)避税港或低税区的确定。各国对避税港或低税区的确定方法不尽一致,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做法:
    一是列表法;
    二是税负比较法;
    三是兼用前两种方法。
    (3)对所得的立法规定。通常,各国在其反运用避税港立法中所包括的所得,基本上是指消极投资所得,而不包括积极投资所得在内,因此,对所得的立法规定,就要区分积极经营活动与消极经营活动。
    (4)免税规定。免税规定是各国反运用避税港立法中的特殊例外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有以下几点:
    ① 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技术不断进步,金融创新非常活跃,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涌现,银行与金融市场的交互影响越发显著。
    ② 1988年资本协议的局限性日益突出。
    ③ 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无论是银行界还是学术界都在金融风险的衡量和计算方面作了大量有效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许多较为科学而可靠的理论和模型。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新资本协议在延续1988年资本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风险监管思路基础上,提出并强调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和市场约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绿色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①废除或修正现行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
    ②改革现行税制,使之利于环境
    ③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的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分税制改制的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1)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