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数据完整性
B数据一致性
C数据同步性
D数据源发性
第1题:
利用UDP传输数据,不会出现数据丢失、重复和乱序的现象。()
第2题:
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特征的有()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相关性
第3题: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等。信息在传输过程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属于( )。
A.完整性
B.保密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第4题:
信息泄露或丢失通常包括()。
第5题:
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可用性是指()
第6题:
网络安全()方面的特征指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第7题:
信息在网上传输时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有()
第8题:
信息未经授权而被改变,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偶然或蓄意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则称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没有得到保证。
第9题:
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的属性指的是()。
第10题:
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能访问资源和得到服务
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
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的特。
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经授权的实体
第11题:
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
可靠性
第12题:
完整
保密
可控
可用
第13题:
业务信息安全保护类关注的是保护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泄漏、破坏和免受位授权的修改。( )
第14题:
A.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能访问资源和得到服务
B.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
C.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的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
D.确保信息不被暴露给未经授权的实体
第15题:
车载终端突然断电后,已存储的数据会出现丢失或修改的现象,在正常通电后方可继续工作。
第16题:
数据在存储或传输时不被修改、破坏,或数据包的丢失、乱序等指的是()。
第17题:
网络安全的语义范围包括下列()
第18题:
在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中,保证“信息系统中数据不被非法修改、破坏、丢失或延时”是为了达到防护体系的()目标。
第19题:
IP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错、丢失、乱序或重复。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TCP必须通过()来提供可靠性。
第20题:
在软件质量要素的评价准则中,控制或保护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非法访问等机制的能力指的是()。
第21题:
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
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或泄露
信息在存储介质中丢失或泄露
通过建立隐蔽隧道等窃取敏感信息等
第22题:
完整性
不可抵赖性
可用性
可靠性
第23题:
数据完整性
数据一致性
数据同步性
数据源发性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