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讨论酸碱滴定曲线的最终目的是 ( )。
A.了解滴定过程
B.找出溶液pH值变化规律
C.找出pH值值突越范围
D.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第2题:
林旁曲线上金属离子位置所对应的PH值,就是滴定这种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
第3题:
酸效应曲线表示的是各种金属离子能够被准确滴定的最高pH值。
第4题:
为什么在络合滴定中要用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pH值?
第5题: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第6题:
确定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的适宜的酸度范围时,首先,要考虑溶液的pH值应()允许的最小pH值。
第7题:
EDTA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值),溶液的PH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了。
第8题:
在EDTA络合滴定中,为了使滴定突跃增大,一般讲PH值应较大。但也不能太大,还需要同时考虑到待测金属离子的()和()的络合作用,所以在络合滴定中要有一个合适的PH值范围。
第9题:
络合滴定无须控制溶液的PH值范围。
第10题:
在络合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应用时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值?
第11题:
进行各金属离子滴定时的最低pH值
在一定pH值范围内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哪些离子可能有干扰;
控制溶液的酸度,有可能在同一溶液中连续测定几种离子;
准确测定各离子时溶液的最低酸度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在络合滴定中,通常利用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络合物的显色剂指示滴定过程中()的变化。
第15题:
在配位滴定中,若溶液的pH值高于滴定M的最小pH值,则无法准确滴定。
第16题:
在络合滴定中,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越稳定,在滴定时允许的Ph()。
第17题:
络合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规律性。
第18题:
讨论酸碱滴定曲线的最终目的是()。
第19题:
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配合物越稳定,在滴定时允许的pH值()。
第20题:
有关pH对EDTA络合滴定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1题:
对于酸效应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第22题:
利用酸效应曲线可确定单独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低酸度
可判断混合物金属离子溶液能否连续滴定
可找出单独滴定某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高酸度
酸效应曲线代表溶液pH值与溶液中的MY的绝对稳定常数(lgKMY)以及溶液中EDTA的酸效应系数的对数值(lga)之间的关系
第23题:
越高
越低
越保持不变
越接近中性
越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