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说明怎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1题:
我们之所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因为()。
第2题: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是()
第3题: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应该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
第4题:
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
第5题: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第6题: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
第7题: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谁污染,谁治理
先污染,后治理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
第8题:
两步走
三步走
四步走
五步走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迅速发展
全面发展
低碳发展
重点发展
第11题:
经济刺激
污染治理
环境评价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第12题:
历史文化
技术水平
环境保护
农村管理
第13题: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国情和邓小平的设计,提出我国实现现代化要分()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14题: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制定了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这一政策指什么?
第15题:
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形成,既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又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能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的人为原因。
第16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第17题:
我们要重视国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这是由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这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决定的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特殊国情决定的
这是由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20题:
第21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展教育
增进国际交流
建设经济“强国”
第22题:
基本国情
经济发展速度
人口素质
改革环境
第23题: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结合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结合
加大投资力度,把生产放在首位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