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我国作为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粮食安全,包括( )。
A.在粮食生产环节减税负、增补贴
B.流通环节实行最低收购价
C.取消对主要粮食品种的出口退税
D.实行惠农政策,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
第1题:
抓好粮令生产的措施有( )。
A.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B.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C.优化粮食生产布局限
D.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E.提高粮食生产的价格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第5题: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后,又追加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重大扶持政策。中央决定,对黑龙江省实行()。
第6题:
201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力争“适度进口的前提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政府应该()。 ①完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节约粮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③转变经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 ④自力更生,建设粮食安全体系
第7题:
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第8题:
下列不属于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是()
第9题: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应该主要装中国粮食。为保障粮食安全,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①加大农业财政补贴→农民收入增加→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粮食供给增加 ②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亩产粮食增加→粮食供给增加 ③降低农资生产税费→农民生产税负减轻→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粮食供给增加 ④提高人民币汇率→进口粮食成本降低→增加粮食的进口量→粮食供给增加
第10题:
针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针对粮食生产者安排的直接补贴
土地补贴
第11题: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
促进粮食市场稳定
第12题: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
促进粮食市场稳定
第13题:
当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决定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A.国务院
B.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什么部门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第17题:
从我国实际出发,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不包括()
第18题:
2012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151亿元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种粮补贴”惠农政策的连续实施,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九连增”。财政在这里主要发挥了()
第19题:
下列不属于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是()
第20题:
从我国实际出发,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主要是()。
第21题:
免征农业税
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良种补贴
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第22题:
粮食最低收购价仅仅适用于粮食主产区的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
国家从2004年起对主产区稻谷、主产区小麦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
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需要考虑粮食生产成本
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需要考虑市场供求
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应当逐步提高
第23题:
针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针对粮食生产者安排的直接补贴
农机具购置补贴
土地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