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哪几项属于同一朝代文人的作品?( )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宋朝()提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5题:
翻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6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7题:
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第8题:
第9题:
范仲淹
李商隐
张居正
朱舜水
第10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问,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第11题:
第12题:
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悲痛时嚎啕大哭
狗急跳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下面出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语句有()。
第16题:
阅读下列原文和译文,译文如有错误改正并说明属于哪方面错误? 原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第17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不知何时而乐耶?”这段议论中运用了一个演绎推理,若将其恢复为典型形式,则属于()。
第18题:
下面哪几句不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第19题:
以下属于心境的表现的是()。
第20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21题:
《兰亭集序》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滕王阁序》
第22题:
使动用法
动词的一般用法
为动用法
意动用法
第23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