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 踏实前行2010年,国内全年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而到2018年,这个数字是609亿元。票房新高背后,是创作不辍的电影人、更加细分的观众,是日益规范的市场、不断成熟的产业。数据之外,中国电影的总体发展趋势也令人惊喜,电影机构改革为行业带来重大利好,现实题材日益受到观众欢迎,青年人才迅速成长,市场趋于理性,秩序更加规范……面向未来,中国电影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新姿态。创作类型多样化,现实题材受欢迎2018年国内电影市场继续创新高:票房突破609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378.97亿元,占比超六成;城市

题目
中国电影 踏实前行

 2010年,国内全年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而到2018年,这个数字是609亿元。
  
  票房新高背后,是创作不辍的电影人、更加细分的观众,是日益规范的市场、不断成熟的产业。数据之外,中国电影的总体发展趋势也令人惊喜,电影机构改革为行业带来重大利好,现实题材日益受到观众欢迎,青年人才迅速成长,市场趋于理性,秩序更加规范……面向未来,中国电影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新姿态。
  
  创作类型多样化,现实题材受欢迎
  
  2018年国内电影市场继续创新高:票房突破609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378.97亿元,占比超六成;城市影院观影总人次17.16亿,新增银幕9303块,总数达60079块,居世界首位。国产影片质量不断提升,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全年电影票房前10名中,前4名均为国产影片,《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的票房都在30亿元以上。票房之外,这些影片也赢得了好口碑。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咨询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观众对2018年国产电影的满意度总体处在满意区间,春节档满意度得到历次春节档调查的最高分。
  
  现实题材是2018年国产电影创作的关键词,全年票房位居前列的国产电影中,绝大多数都是现实题材作品。“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观众热衷的电影类型。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如何更好地书写时代和人民,如何给予现实生活更具当代性的观照,如何将世界电影潮流中的类型本土化,事关提升中国电影思想艺术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也是中国电影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导演徐峥说。
  
  在2018年题材多样化的国产电影中,传统文化的元素、社会发展的面貌,都很好地体现在不少电影作品中。以张艺谋执导的《影》为例,影片中随处可见的中国风,不仅获得了国内观众的喜爱,也在海外赢得了美誉。“今天,电脑技术高度发达,影像五彩斑斓,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更合理地运用,更好地发扬光大,就会变成我们的特色,赢得更多尊敬和喜爱。”张艺谋说。
  
  2018年的国产电影中,喜剧风格是市场接受度最高的电影元素之一,可以说,中国电影在对喜剧风格与市场需求的认知和探索中又进了一步。徐峥认为,一直以来,中国观众都倾向于看喜剧,但喜剧不能仅仅满足娱乐层面的感官需求,也需要观照人生、温暖人心。
  
  随着电影创作类型的多样化和电影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过去在市场中一度受到冷遇的艺术电影也获得了更宽广的放映空间。经过2年多的发展,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已经在国内226个城市的1656家影院中拥有了2131块银幕,不仅让观众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观影选择,也刺激了电影创作题材和风格的多元化。
  
  青年电影人才崛起,扶持培养力度加大
  
  2018年,青年导演创作的影片表现尤为突出。
  
  近年来,加大对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渐成为电影行业的共识。国家电影主管部门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并多次组织优秀青年导演赴好莱坞学习调研。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青葱计划”、贾樟柯导演主导的“添翼计划”、宁浩导演主导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等,也都从创作理念、资金、资源等方面为青年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受益于这些扶持项目,一批青年电影人才很快成长起来,成为中国电影的生力军。
  
  许多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成就的电影前辈,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也帮助和扶持青年电影导演,这一现象在2018年尤为突出。导演张一白监制的《超时空同居》、宁浩和徐峥监制的《我不是药神》等影片,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让青年导演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宁浩认为:“今天的青年电影人确实遇到了一个最好的时代。过去,电影导演功夫都不在戏内,十八般武艺都得会,还得被迫解决大量跟创作没关系的事。现在的导演能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创作上,只要你有才华就基本不太会被埋没。”
  
  “青年电影人才的崛起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中最可喜的部分。”张艺谋说,“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一些年轻导演的新作品成为黑马、热点,甚至成为爆款,他们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市场回归品质导向,票补行为得到规范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从影片满意度与票房的对比来看,“质量为王”在2018年的电影市场中得到印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向辉指出,这再次证明故事内容创作是电影最重要的核心,也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理性发展态势。
  
  此外,观众对影片的判断也不再单纯依赖“流量明星”。随着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观众对影片的选择越来越冷静,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明显提升。从市场反应来看,观众选择电影更加注重影片质量,市场已经从原来粗放式促销回归到品质导向。
  
  2018年电影市场的另一个热门词是“票补”。这一行业术语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于它直接关系到电影票价的浮动,进而影响到观众的观影热情、市场的热度和创作的积极性。
  
  2018年春节档,国家电影主管部门规定,全国电影票价不得低于19.9元。这个规定针对的是过去几年网络票房平台动辄将电影“优惠”到6.8元、8.8元的做法。这些看似“优惠”的低价票,实际上是由片方自己出钱补贴的。电影行业将这样的“补贴”叫作“票补”。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仅2017年春节档期间,片方与网络票务平台就分别投入数亿元用于“票补”。
  
  “‘票补”带来的低价票看似对观众有益,但长久来看,对电影市场造成了巨大伤害。‘票补’产生于购票习惯从线下往线上转移的时期,当时,‘票补’是网络票务平台争取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武器。当网络票务平台已经占有了足够大的市场的时候,‘票补’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在有限的预算中,“票补”的存在极大地压缩了影片制作的经费,进而直接导致影片质量受损,最后伤害的不仅是制片方的利益,还有观众的观影感受。
  
  2018年以来,电影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票补”行为的规范。受益于减少或停止“票补”,电影企业得以在其他方面提质增效,如制片企业更加注重影片内容品质,靠优质内容持续拉动观众走进影院;电影发行、宣传企业也有机会进一步加强专业服务,提升营销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此外,2018年12月11日,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电影院建设发展,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县级影院以及乡镇影院建设,深化电影院线制改革等。这些措施有望进一步推动电影市场的加速整合,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益。


相似考题

1.面试热点:中国电影 稳健前行背景链接:2019年,中国电影再获丰收。在客观因素造成的压力下,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仍保持增量发展,电影创作水平获得较大提升。许多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国产影片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在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里,随着市场泡沫逐渐消退,积极因素不断孕育,中国电影将继续稳健前行。2019年是中国电影的又一个丰收年——电影市场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全国票房642.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其中,国产片份额达64.07%。与此同时,受网络视听行业发展加速等客观因素作用,中国电影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供给侧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和需求侧空间不断拓展,行业内部孕育着积极的因素和全新的动力。抓住行业发展“黄金时代”的历史机遇,中国电影正稳健前行。2019年全年,一大批电影精品不断涌现,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观众更加青睐国产电影。全国票房前10名的影片中有8部为国产影片,票房过10亿元的15部影片中有10部为国产影片。中国影史票房前10名中,国产影片已占9席,其中有4部是2019年跻身的。中国电影市场上,主旋律影片十分活跃,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为代表的一大批献礼影片,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已突破31亿元,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票房收入最高的献礼片,《中国机长》的票房位列全年票房第五名,《攀登者》也取得了超过10亿元的票房佳绩。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咨询进行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国庆档是近年来口碑最佳的国庆档。《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疯狂的外星人》《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充分体现出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流浪地球》的上映,被视作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中国经典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这两部影片的上映,中国市场上映影片的票房前三名全部被国产影片收入囊中。热点试题:2019年是中国电影的又一个丰收年——电影市场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全国票房642.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其中,国产片份额达64.07%。对此你怎么看?

更多“中国电影 踏实前行 ”相关问题
  • 第1题:

    赏识中国电影名作《红高粱》。


    正确答案: 这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多个奖项,甚至被一些资深的影评家誉为“中国最好的电影”影片中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现代的电影语言和丰富的电影技法展示出一个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的传说:“一个少女被迫嫁给麻风病人,迎亲途中,新娘被生性彪悍的轿夫所吸引。半路突发事端,土匪前来劫财劫色,与新娘媚来眼去的轿夫挺身而出,从人合力打死土匪。在高粱地里野合之后,少女和轿夫就成了“我的奶奶”,“我的爷爷”。他们携手对抗封建礼法,和乡亲们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压迫。。。 影片的主题新颖而深刻,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影片,《红高粱》把视角从传统的对土地的礼赞转向了对生命的礼赞,深刻表达了对原始生命力的膜拜的主题。影片主要有两个空间环境:高粱地和酿酒坊。酿酒坊体现出生命的远古意识,而那片自生自灭的高粱地,则透射着生命的神圣,影片三次对红高粱的渲染都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生命的整一性。当九儿泪流满面,仰躺在“我爷爷”踩踏出来的圣坛上时,荧幕上一连出现了四个叠化狂舞的高粱的镜头。在这里,高粱地是生命诞生的见证。日本人强迫老百姓踩踏高粱地的镜头中,又让观众感到生命被摧残,践踏的屈辱。影片结尾“我爷爷”和“我爸爸”如雕塑般立于血色的阳光里,面对那高速流动的高粱,观众的内心自然唤起一种对生命的自信和礼赞。 影片的色彩处理极具特色,张艺谋是一个很注重色彩的电影导演,色彩是他的电影作品中尤其是早期作品中最鲜明的特质。当观众欣赏《红高粱》时,能够强烈感受到影片自始至终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 影片的声音制作十分成功,影片主要的乐声是通过喇叭,锣鼓来表现的。那尖锐的喇叭声和撞击人心的鼓声,给观众一种凄厉磅礴的感觉;影片结尾,大家都死后,弥漫在火红世界中的音乐,深刻诠释了当时的悲壮氛围;画外音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12处。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周围环境,时间转换等几个主要情节转折点,几乎都是由画外音交待的。作为一个戏剧因素,画外音在影片中贯穿了过去和现在,使影片更具交融性。。

  • 第2题:

    试述新中国电影史上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对此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武训传》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在这场持续将近半年、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中,发表的各种批判文章数以百计。批判的内容,除了指责《武训传》犯了“歪曲人民革命历史”的“严重政治错误”,是“反现实主义”的作品外,还给武训本人戴上了“大地主、大债主、大流氓”三顶帽子。
    影片的编导孙瑜、主演赵丹等主创人员遭受不公正的批评。孙瑜被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检讨文章。赵丹被停止工作多年,这场批判运动,还波及到私营厂出品的其他许多影片,其中被重点批判的有《我们夫妇之间》、《关连长》等。

  • 第3题: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奖是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选的行业奖它又称为什么奖?


    正确答案: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奖是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选的行业奖它又称为电影凤凰奖。

  • 第4题:

    20世纪()年代,是中国电影第一个黄金时代,在30年代的中国电影中产生了一大批无愧于生活的优秀影片,开辟了中国电影的()传统,这是30年代电影的最大贡献。


    正确答案:30,革命现实主义

  • 第5题:

    中国电影影戏观念。


    正确答案: 中国最早成型的电影观念,特别强调电影与戏剧艺术的联系和共同点。电影不是简单地还原外部世界,更不是纯粹个人化的形式游戏,而是以社会功能为核心,即以影片内容是否纯正作为标准建立起的电影观念。在创作中大量借鉴戏剧经验,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电影语言体系。剧作上:强调戏剧冲突,情节设置;形式上:以戏剧场面作为基本叙事单位。

  • 第6题:

    在中国电影史上,1933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年”。为什么?


    正确答案:新兴电影运动在1933年迅速崛起,并改变了中国电影的面貌。制片业得到恢复而且有了新的发展,许多影片公司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制片方针,从单纯追求商业利润转变为服从现实需要,注重维护民族利益、关心国家命运,表达反抗日本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1933年,《三个摩登女性》、《狂流》等一大批表现新的思想、描写新的内容的影片陆续上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1933年也因此被称作“中国电影年”。

  • 第7题:

    总观中国电影最初30年代历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初期中国电影。


    正确答案:(1)中国电影从无到有,奠定了事业发展的经济和技术基础。
    (2)初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开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拓了向姊妹艺术(特别是戏剧)学习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中国电影艺术的主流风格传统。二是初步探索和掌握了电影艺术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表现技巧,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3)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初期中国电影是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
    (4)初期电影的强烈的商业投机性窒息和束缚着电影生产力的发展。
    (5)初期中国电影在技术和艺术技巧方面都落后于同期世界电影的发展水平。

  • 第8题:

    车站准许货物列车特殊前行用语为()

    • A、准许特殊前行××米。
    • B、准许××次特殊前行××米。
    • C、准许××次特殊前行。
    • D、××(站)准许××次特殊前行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车站准许货物列车特殊前行用语为()
    A

    准许特殊前行××米。

    B

    准许××次特殊前行××米。

    C

    准许××次特殊前行。

    D

    ××(站)准许××次特殊前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中国电影家协会,是由中国电影家自愿组成的专业性团体,始建于()年。
    A

    1948

    B

    1949

    C

    1958

    D

    1959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中国电影的诞生地是(  )。
    A

    大观楼

    B

    首都剧场

    C

    北京电影博同乐园

    D

    中国电影博物馆


    正确答案: B
    解析:
    大观楼位于大栅栏商业街,2005年12月,宣武区政府在刚刚完成装修改造工程的百年影院大观楼举行“中国电影诞生地”揭匾仪式。1905年秋天,民族实业家任景丰与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合作,在位于琉璃厂地区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定军山》的片断,并在大观楼公开放映,大观楼因此而成为中国电影的诞生地。B项,首都剧场建于1955年,是我国第一座以演出话剧为主的专业剧场。D项,中国电影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皋乡,是迎接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中国电影博物馆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电影博物馆。

  • 第12题:

    判断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上海,诞生地却在北京,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北京,诞生地却在上海,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划分情况是()。

    • A、中国电影被划分为精英电影和主旋律电影
    • B、中国电影被划分为商业电影和非商业电影
    • C、中国电影被划分为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
    • D、中国电影被划分为主旋律电影和非主旋律电影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你觉得中国电影的现状怎样?你对中国电影的未来有何期望?


    正确答案: 导演们开始追求鸿篇巨制、大手笔、大场面、大特效,不注重电影剧本的选取和情节的构思,用平淡甚至庸俗的内容来迎合当今社会受众的浮躁心态和低级需求。
    我们只希望中国电影能摆脱现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不为拿奖、不为票房,仅仅站在观众的立场,拍摄出我们大众喜闻乐见,富有真情实感的,能让我们潸然泪下的作品。希望第六代、第七代、甚至第八代电影导演能够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真真正正地领会明白,拍摄出体现社会风情的好电影。就如往届获奖作品一样,也许一件小故事会给人深刻的启迪,这也真是我们所需要的最初的感动。

  • 第16题:

    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结合欧洲先锋派电影你认为中国电影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正确答案: 欧洲先锋派电影对于电影影像本体的探索是具有相当的先锋性质的,该运动对于电影的视听语言、剪辑技巧等等方面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纵观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首先,欧洲先锋派电影的“纯电影性”可以作为借鉴,中国电影中缺少这样的先锋探索;其次,中国目前的电影发展太过注重商业性,电影的影像艺术本体性在当今导演的作品中较少被提及和讨论,这一点上中国电影应向欧洲的先锋派电影借鉴和学习,提高电影的艺术性修养。

  • 第17题:

    试述谢晋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正确答案:在新中国电影史上,谢晋是一个贯穿性人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谢晋是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我国主流电影的传统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谢晋几乎使中国传统电影走到了尽头。这意味着他的电影达到了某个高度,这个高度是其他导演几乎无法超越的”。
    他的影片大多取材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社会内容,主题挖掘深刻,表现出了中国电影人的良知;谢晋的电影善于刻画人物,表现人情人性,以情动人,特别是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如《天云山传奇》的冯晴岚、《牧马人》的李秀芝、《芙蓉镇》的胡玉音等。谢晋熟悉观众的欣赏趣味,所拍的影片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谢晋的电影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86年夏秋之际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这场讨论首先在上海《文汇报》上展开。1986年7月18日,《文汇报》影视与戏剧版上同时发表了朱大可和江俊绪两篇观点完全相对的争鸣文章。

  • 第18题:

    “十七年”中国电影各时期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建国初期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1956年前后中国电影第二次发展的艺术特点:大胆突破。具体是:(1)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2)艺术上大胆突破;(3)风格、样式上也比较丰富多彩。
    1959年是5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最高峰,其艺术特点是:(1)反映历史真实,将时代精神溶入革命题材之中;(2)创作方法与时代相一致;(3)影片艺术质量普遍提高,新生力量迅速成长。
    60年代初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是强烈地追求创新。当时夏衍提出反对电影中的“四多”(直、露、多、粗),周扬同志要求电影“四好”(好故事、好演员、好镜头、好音乐),瞿白音的“创新独白”影响深远。

  • 第19题: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正确答案:新时期中国电影,从美学追求的角度,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次创新浪潮,从1979年到1980年,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从电影形式上、技巧上进行创新;(2)纪实美学的追求,从1981年到1983年,其中包括老导演和中年导演的探索,特别是中年导演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贡献;(3)影象美学的崛起,从1983年到1986年,主要是第五代导演的异军突起,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震动;(4)多元化的探索,从1987年到1989年,这个时期,再没有一种美学能够领导电影新潮流,影坛呈现多元探索的局面。

  • 第20题:

    单选题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是()
    A

    《红色娘子军》

    B

    《良家妇女》

    C

    《定军山》

    D

    《地道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你觉得中国电影的现状怎样?你对中国电影的未来有何期望?

    正确答案: 导演们开始追求鸿篇巨制、大手笔、大场面、大特效,不注重电影剧本的选取和情节的构思,用平淡甚至庸俗的内容来迎合当今社会受众的浮躁心态和低级需求。
    我们只希望中国电影能摆脱现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不为拿奖、不为票房,仅仅站在观众的立场,拍摄出我们大众喜闻乐见,富有真情实感的,能让我们潸然泪下的作品。希望第六代、第七代、甚至第八代电影导演能够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真真正正地领会明白,拍摄出体现社会风情的好电影。就如往届获奖作品一样,也许一件小故事会给人深刻的启迪,这也真是我们所需要的最初的感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33年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
    A

    中国电影协会

    B

    中国电影发展协会

    C

    中国电影文化协会

    D

    电影创作协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北京,诞生地却在上海,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是()
    A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

    B

    中国电影华表奖

    C

    中国电影童牛奖

    D

    大众电影百花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