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第4题:
在诗词的初步阐释不足以理解诗词的意义和主旨时,一般会采用延伸的解读办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5题:
中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对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哲理的分析,正确的是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抓住时机进行量的积累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意识具有能动性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认识具有反复性()
第6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意境蕴含,常用于表达的方式有()
第7题:
演讲者通过引用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或诗词等作为演讲的结束。这种结尾方式是()。
第8题:
下列关键词最能精准搜到“中国诗词大会”视频的是()。
第9题:
一枝红杏出墙来——向性运动
花褪残红青杏小——无性繁殖
明日黄花蝶也愁——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一行白鹭上青天——动物的群聚现象
第10题:
借助花木
借助匾、对联
历史典故
诗词
第11题:
谚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
在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
螳螂和蝉的发育过程中,都没有蜕皮现象
蝉、螳螂和黄雀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关于选用诗词名句进行构思,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第15题:
关于潜台词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6题:
《和尚之喻》围绕着民间流传的谚语是()。
第17题:
什么是谚语?谚语有什么特点?谚语的分类?
第18题:
下列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9题:
针对一些地方在语文教材中删减旧体诗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之所以要重视古典诗词教学,是因为古典诗词()
第20题:
一般可以继续考虑,是否是意象的赓延和变迁
我们也可以考虑诗词主题的接续与比较
诗词的主题是通过意象直接表达出来的,所以考虑主题的接续实际上也是对意象延伸思考方法的补充
考察诗词中的意象和主题,是一种文学史的视野
第21题:
①④
①③
②④
②③
第22题:
感召式结尾
总结式结尾
呼应式结尾
警言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