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滩上海鸟开始死亡 (2)原油泄漏 (3)海水污染 (4)油轮触礁 (5)志愿者赶赴海滩A.4—3—5—3—1 B.4—1—2—3—5 C.4—2—3—1—5 D.4—2—3—5—1

题目
(1)海滩上海鸟开始死亡 (2)原油泄漏
(3)海水污染 (4)油轮触礁
(5)志愿者赶赴海滩

A.4—3—5—3—1
B.4—1—2—3—5
C.4—2—3—1—5
D.4—2—3—5—1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通过观察本题涉及的5件事容易发现:3是1的直接原因,只有海水污染才会导致海鸟死亡。故先排除B、D;比较A、C发现A项把5放在1前不合情理,再检查C的排序,确认其符合逻辑。故正确答案为C。
更多“(1)海滩上海鸟开始死亡 (2)原油泄漏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艘油轮受海浪影响而触礁,部分原油泄漏,我国某救助公司立即对其进行了救助,将其安全拖带到港口并防止了原油的进一步泄漏。关于此次海难救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海商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救助报酬的金额,应当由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的各所有人,按照船舶和其他各项财产各自的获救价值占全部获救价值的比例承担。

  • 第2题:

    原油泄漏事件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生命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原油泄漏导致石油中所含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泄漏人海洋
    B.原油里面的苯和甲苯等有毒无机物质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C.海鸟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无法飞翔离开大海,进而沉人海底溺毙
    D.海洋生物受毒物的影响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B
    解析:
    原油泄漏导致石油中所含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泄漏入海洋,这些有毒化合物也迅速进入了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A项说法正确。海鸟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因无法飞翔离开大海,而沉入海底溺毙,或者因中毒而死亡,C项说法正确。存活下来的生物在受到冲击后的数年中,受毒物的影响也将遗传至数种生物的后代,D项说法正确。苯和甲苯是有机物质,B项说法错误。

  • 第3题:

    某炼油厂原油泄漏应急预案演练中,发现泄漏的少量原油未能得到及时收集,直接排放到农田中。对此问题的处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纠正
    B.改进
    C.通报
    D.上报

    答案:B
    解析: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应按照改进计划中规定的责任和时限要求,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等。

  • 第4题:

    某含水原油的初馏点为65℃,该原油在加热汽化时,()

    • A、水先汽化
    • B、原油先汽化
    • C、原油和水同时开始汽化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海洋污染的范畴()

    • A、运油船事故引发的原油泄漏
    • B、海底火山喷发引起了生物的大量死亡
    • C、赤潮
    • D、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海鸟分为哪两类?()

    • A、典型海鸟和非典型海鸟
    • B、全海鸟和半海鸟
    • C、典型海鸟和半海鸟
    • D、飞行海鸟和非飞行海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原油泵在运行中出现()情况时应紧急停泵。

    • A、轴承冒烟
    • B、原油管线大量泄漏
    • C、泵压、电流骤然下降
    • D、A+B+C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在施工作业时,若发生原油泄漏,首先应根据()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 A、泄漏量
    • B、泄漏原因
    • C、液体流动
    • D、安全措施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变压器泄漏电流的温度换算公式为It2=It1eα(t2-t1)式中It2——换算到温度t2的泄漏电流值;It1——在温度t1时测量的泄漏电流值;α——温度系数,为0.05—0.06/℃;e——2.718。已知:t1=17℃,It1=14.5μA,2取0.055/℃求:20℃时的泄漏电流值。


    正确答案: 取α=0.055/℃,则α(t2-t1)0.055(20-17)It2=It1e=14.5×2.718=14.5×1.179=17.1(μA.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海洋污染的范畴()
    A

    运油船事故引发的原油泄漏

    B

    海底火山喷发引起了生物的大量死亡

    C

    赤潮

    D

    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海洋污染事件,以下哪一个不是此事件带来的影响?()
    A

    28万只海鸟和数千只斑海豹死亡

    B

    放射性物质影响沿岸人民身体健康

    C

    导致大量渔业工人失业,36个海岛城镇居民淡水供应困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施工作业时,若发生原油泄漏,首先应根据()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A

    泄漏量

    B

    泄漏原因

    C

    液体流动

    D

    安全措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海滩上海鸟开始死亡 (2)原油泄漏 (3)海水污染 (4)油轮触礁 (5)志愿者赶赴海滩

    A.4—3—5—3—1 B.4—1—2—3—5

    C.4—2—3—1—5 D.4—2—3—5—1


    正确答案:C

    通过观察本题涉及的5件事容易发现:31的直接原因,只有海水污染才会导致海鸟死亡。故先排除BD;比较AC发现A项把5放在1前不合情理,再检查C的排序,确认其符合逻辑。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4题:


    F集团公司拥有长距离轻质原油输运管道(简称Ⅱ号管道),公司下属的H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日常巡检维护,公司下属的Ⅰ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现场抢险堵漏及其它应急处置。Ⅱ号管道路由G市的海港居民生活区(简称海港区)。 2 0 1 3年1 2月2日1 9时,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港大十字路口附近发生原油泄漏。原油泄漏到港大路路面,再从港大路的污水井流入港海下水道。


    港海下水道是G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生活污水输运至G市的二污水处理r.


    当日2 1时许,H分公司向G市海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F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


    门报告了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原油泄漏情况。同时,H分公司开展泄漏点分析、泄漏量估算


    和泄漏原油流淌范围的勘察。初步确认,泄漏点在港海下水道与Ⅱ号管道交叉点的上方,泄漏


    原油已沿港大路流淌约70m,并有大量原油流入港海下水道。


    为控制原油泄漏,H分公司通知Ⅰ分公司进行现场抢险堵漏。Ⅰ分公司抢险人员和装备于3日5时到达泄漏现场,并组成现场抢修组,由甲任组长。甲带领技术人员乙、丙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Ⅱ号管道泄漏部位上方有0. 4m厚的水泥盖板,必须用工程机械先将水泥盖板凿碎、拖离,才能确认泄漏点;并进行后续抢修堵漏。甲调来液压破碎锤,准备进场施工。海港区的部分晨练居民闻到油气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部分人员到抢修地点围观。一些通过港大十字路口的行人,发现抢修现场交通受阻,也挤到现场观望。


    3日7时3 0分,甲下令工程破碎机械进入抢修点作业,液压破碎锤开始敲砸水泥盖板,施工5分钟后突然发生爆炸,随后施工点周围港海下水道内多处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经事故调查组确认,此次爆炸事故第一起爆点在液压破碎锤周边0. 5m范围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 2分):


    1.分析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和港海下水道内参与爆炸的物质。


    2.指出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3.指出此次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的工作。


    4.简要说明F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答案:
    解析:

    1.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是液压破碎锤在击


    打水泥盖板时出现的火花。港海下水道内参与爆炸


    的物质是原油。


    2.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以


    下问题:


    (1)H公司发现原油泄漏后没有立即停止输送石油。


    (2)事故上报时未向当地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3)在实施抢修管道时,没有对周边人员进行疏散。


    (4)现场抢险人员没有佩戴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


    (5)H公司发现原油泄漏后未及时上报。


    (6)没有使用防爆工具。


    (7)事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未到现场组织实施抢救。


    3.此次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以下工作:


    (1)该石油输送管道立即停止输送石油。


    (2)向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报警、安监部门报告。


    (3)疏散影响区域。附近所有人员,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入接触有毒气体。


    (4)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到位,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


    (5)抢修人员应佩戴好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采用防爆工具等进行堵漏。处理。


    (6)泄漏的油污,可用吸附材料收集和吸附。


    (7)事故现场恢复。


    注意事项:处置过程中,杜绝一切明火;现场处置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或设备设施;修复完毕后,清理现场油污。


    4.F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有:


    (1)提高输油气管道防腐技术,防止管道腐蚀产生的原油泄漏。


    (2)加强隐患排查,严格定期检测,确保管道运行安全。


    (3)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建立建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各类专项预案的演练,确保各类事故防范有效、应急到位。


    (4)增加安全投入,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系统。


    【命题点与拓展】


    1.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点火源与爆炸的物质。有可能导致燃烧的热能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静电火花、雷电等。本题干就是因为撞击引起的着火爆炸。因为原油是可燃物,所以爆炸原因为破碎机械破碎路面时产生的火星引燃管道破裂后流出的轻质原油。


    2.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应急响应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阶段、实战阶段,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尤其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响应速度越快,意味着越能减少损失。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只有及时响应,控制住危险状况,防止突发事件的继续扩展,才能有效地减轻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经验表明,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或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加强协调组织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使各方面的力量都参与进来,相互协作,共同应对。三是要为一线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以提高危险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并保护好一线应急救援人员。


    3.本案例第3问考查的是应急处置应开展的工作。《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3)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4)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5)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6)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7)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8)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9)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10)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事故发生后应做好恢复工作,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恢复工作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短期恢复工作包括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避难所、安全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突发事件。长期恢复的重点是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活的恢复,包括重建被毁的设施和房屋,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从时间上看,短期恢复并非在应急响应完全结束之后才开始,恢复可能是伴随着相应活动随即展开的。很多情况下,应急响应活动开始后,短期恢复活动就立即开始了,比如,一项复杂的人员营救活动中,受困人员陆续获救,从第一个受困人员获救之时起,其饮食、住宿、医疗救助等基本安全和卫生需求应当立即予以恢复,此时短期恢复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等到所有受困人员全部获救之后才开始恢复工作。从以上角度看,短期恢复也可以理解为应急响应活动的延伸。


    4.本案例第4问考查的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以及人员的配备。(3)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4)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5)有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 第15题:

    1989年,一艘艾克森石油公司巨型油轮在美国威廉太子港弯附近触礁,800多万加仑原油泄出,形成宽1km、长8km的漂油带。原油泄漏使大批鱼类死亡,污染了大片海滩和河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请回答发生悲剧的原因是()

    • A、油轮遭遇台风
    • B、浓雾造成触礁
    • C、船长喝多了酒,违反规章制度
    • D、让缺乏经验、无力承担责任的三副代为指挥

    正确答案:C,D

  • 第16题:

    原油储罐一套装置加工一类原油时,宜设()个;分类加工原油时,每增加一类原油宜再增加2—3个。

    • A、1—2
    • B、2—3
    • C、3—4
    • D、4—5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海洋污染事件,以下哪一个不是此事件带来的影响?()

    • A、28万只海鸟和数千只斑海豹死亡
    • B、放射性物质影响沿岸人民身体健康
    • C、导致大量渔业工人失业,36个海岛城镇居民淡水供应困难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海鸟分为()两类。

    • A、典型海鸟和非典型海鸟
    • B、全海鸟和半海鸟
    • C、典型海鸟和半海鸟
    • D、飞行海鸟和非飞行海鸟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分馏法原油稳定工艺操作中,当发生原油泄漏时,应做紧急停车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我国将原油含硫量低于()的称为低硫原油。

    • A、0.5%;
    • B、2%;
    • C、0.1%;
    • D、1%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婴儿脚气病从症状开始至死亡只需()

    • A、1~2天
    • B、2~3天
    • C、3~4天
    • D、4~5天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海鸟分为哪两类?()
    A

    典型海鸟和非典型海鸟

    B

    全海鸟和半海鸟

    C

    典型海鸟和半海鸟

    D

    飞行海鸟和非飞行海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最长的海滩是(  )。
    A

    昌黎海滩

    B

    大连海滩

    C

    青岛海滩

    D

    唐山海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昌黎海滩的沙细、滩缓、水清、潮平,以“沙漠与大海的吻痕”而驰名,是我国最长的海滩。B项,大连海滩有我国东北最大、海岸线最长、沙滩最宽、沙质最好、水质一流的天然灯光浴场。C项,青岛海滩有我国沙质最细、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沙滩,号称“亚洲第一滩”。D项,唐山海滩是离京津地区最近的海滩。

  • 第24题:

    单选题
    海鸟分为()两类。
    A

    典型海鸟和非典型海鸟

    B

    全海鸟和半海鸟

    C

    典型海鸟和半海鸟

    D

    飞行海鸟和非飞行海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