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作家是()。
A汪曾祺
B莫言
C张承志
D迟子建
第2题: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他认为其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第3题: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以下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是()
第4题: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以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他的创作手法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的影响;其作品内容直抵中国农民命运的重大命题,闪烁着人性光芒,表达了全人类共同情感。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等多国文字,赢得了世界文坛的尊重。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莫言获奖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启示。
第5题:
莫言的创作既善于吸取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中国作家莫言获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直抵中国农民存在的重大命题,同时亦深深传递了最普遍的人类经验。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 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既要彰显民族特色,又要传递人类文明的共性 ③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既源于时代的智慧,又推动时代的发展
第6题:
2012年10月11日下午17时,诺贝尔奖五个奖项中最具悬念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据此回答题。 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文学、电商、留学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据估计莫言此次获奖,将带动美国语言文学专业留学市场,引起一轮美国语言文学专业申请热潮。这启示我们() ①满足人民需要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③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第7题:
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核心是“真实”。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①现实是文学创新依据,魔幻是归宿②魔幻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方式,现实是归宿 ③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④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8题:
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者,以下属于莫言的作品是()。
第9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生死疲劳》、《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瑞典文学院对莫言作品的评价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分析。
第10题:
《白鹿原》
《平凡的世界》
《红高梁家族》
《尘埃落定》
第11题:
汪曾祺
莫言
张承志
迟子建
第12题:
泰戈尔
莫言
海明威
石黑一雄
第13题:
瑞典文学院2012年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评价说他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第14题: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研究莫言作品下列最值得参考的文献是()
第15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自己则说:“土是我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他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他将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 莫言的成功首先是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能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传播给整个世界,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适合评委的味口,也适合全世界读者的口味。其次是随着中文在世界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也不能排除电影《红高梁》在世界上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红高梁》电影在世界上的成功,也就没有莫言的今天。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第16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2012年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生死疲劳》、《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莫言获奖,除在国内掀起一股莫言热外,国际上也许多国家也争抢莫言作品的翻译权。在莫言的作品得到世界各国关注同时,中国的其他作家及其作品也引起许多国家读者的兴趣。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要想有更多的中国作家和作品走向世界,莫言的成功给我国的文学创作有哪些启示?
第17题:
材料一:瑞典文学院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评奖委员会认为,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 材料二:莫言始终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结合材料一,谈谈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第18题: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中有“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评价。莫言的创作既吸取了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传递着最普遍的人类经验。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 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既要彰显民族特色,又要传递人类文明的共性 ③既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又要敢于突破规律的束缚 ④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第19题:
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中国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赢得世界殊荣,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这说明()
第20题:
莫言“一诺”,让几代中国人“梦”想成真!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高密市东北乡曾让他经历饥饿、焦虑、精神匮乏,但也让他找到了叙述根基与精神家园。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当年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莫言的想像力超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
第21题:
泰戈尔
莫言
海明威
石黑一雄
第22题:
是中国文学价值的全面体现
说明中国当代文学比历史上更具魅力
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标志着中国文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第23题:
《红高粱》
《丰乳肥臀》
《平凡的世界》
《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