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波普艺术是1960年前后流行于美国的一种艺术现象,它具有大众流行通俗的特征,下列选项中属于波普艺术家的是()。
第2题:
现代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的理论著作为:()
第3题:
艺术创作方法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它主要体现艺术家在创作中对“方法”的()选择,体现艺术家在艺术地认识和评价反映的生活时遵循的()。
第4题:
艺术家作为艺术创造的主体,既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
第5题:
从文化的价值取向来看,影视艺术充满了消费文化,成为大众通俗艺术,而不是高雅艺术。
第6题:
拥有者
消费者
欣赏着
创造者和生产者
第7题:
艺术家的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艺术家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艺术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艺术家具有生动的想象能力
艺术家都具有奔放的主观激情
第8题:
社会生活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艺术家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艺术家运用审美的艺术形式去影响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艺术家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9题:
艺术作品能够满是人们的特殊的精神需要
艺术家对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执着的爱
艺术家将艺术生产看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艺术家将强烈的主观因素“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第10题:
第11题: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也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第12题:
渗透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艺术典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13题:
在艺术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第14题:
所谓()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第15题:
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通过()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第16题:
下列属于现代主义艺术弊端的有()
第17题:
艺术风格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
第18题:
艺术家主体起决定作品命运的重要作用
艺术家的主体性在于艺术家是创作艺术作品中可以替代的主体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表达主体的审美感受
艺术作品具有独创性,不可重复、不可替代
第19题:
无穷尽的形式探索走向极端而与生活断裂
艺术的自我中心性质与大众文化消费相脱节
“纯艺术”的独往独尊逐渐丧失了社会亲和力
新的文化权威和文化专制的逐渐产生
第20题:
艺术批评
艺术教育
艺术接受
艺术传播
第21题: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审美需求的导向
艺术家独特的生活经验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影响
第22题:
高更
夏加尔
安迪·沃霍尔
戈雅
第23题:
《论艺术的精神》
《理解大众文化》
《西方现代艺术批评》
《新艺术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