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第3题:
新时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优势农产品品种确定的基本依据是()
第4题: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能够促进农民增收,是因为() ①通过分工和协作,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②形成产业局部垄断,提高了农产品价格 ③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了农产品需求 ④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5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为主要目标,以()为主攻方向,以()为根本途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第6题: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
第7题:
9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坚持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把()作为驱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动力,化肥减施技术、绿色农药创制、土壤环境修复、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均取得一系列进展和成果。2016年全国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农田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从1998年的0.4提高到0.52。
第8题: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第9题:
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10题: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
第11题: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要素投入
农业要素整合
第12题:
农产品质量
绿色生态可持续
绿色农产品
第13题:
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服务,确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14题:
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实现“两个提高”指的是()
第15题:
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产业有奔头,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上述目标的合理措施有() ①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对农产品统购统销 ②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土地和宅基地所有权的自由流转 ③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设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 ④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16题:
国家有关部门强调,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户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地,鼓励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这一要求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态效益②降低价格,稳定农产品市场 ③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④发挥规模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第17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为主要目标
第18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为根本途径.
第19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第20题:
农产品的结构化调整
提高农产品质量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提高农民收入
第21题:
农业补贴
农产品出口
农业科研投入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
第22题:
粮食安全
农产品数量和质量
农民收入提高
第23题:
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