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五成背景资料: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为呼吁全社会关心和呵护孩子视力健康,推进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健康科普工作,“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健康科普现场交流活动27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办。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在活动现场,多位专家建议,应改变“重治轻防”观念,从预防着手,减少儿童青少年近视。 (引自人民网)热点试题:最近

题目
面试热点: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五成

背景资料: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为呼吁全社会关心和呵护孩子视力健康,推进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健康科普工作,“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健康科普现场交流活动27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办。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在活动现场,多位专家建议,应改变“重治轻防”观念,从预防着手,减少儿童青少年近视。 (引自人民网)

热点试题:

最近,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总体的近视率为53.6%,已经过半,并且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对此你怎么看?


相似考题
更多“面试热点: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五成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与发达国家比,中国青少年体质有不小的差距。过去25年,韩国青少年的肺活量、运动能力等体质指标一直在提升中;日本青少年的体质自二战后也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其中身高25年间平均增长10多厘米。与日本相比,我国青少年超重率、近视率大幅上升,运动能力却大幅下降。对于中国男性平均身高输日韩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特级教师吴正宪近日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近几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中国男性排名32位,落在日韩后面,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更是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中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促成这种现状,其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从学校教育来说,目前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校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质健康往往被忽视。害怕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也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因为怕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了跳箱、单双杠等“高危”体育项目教学,并撤掉了相应的体育器械。学校存在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其次,是家庭方面。现在太多家长都过度地给予孩子学习方面的关注,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除了正常的课业外,往往还给孩子报名各种家教、补习班、特长班。学校开展的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外出比赛活动,往往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孩子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导致身体综合负荷指标下降。
      
      最后,社会层面来说,现如今社会上真正适合孩子们运动锻炼的场馆和设施很少。许多学生所住的社区附近根本没有体育活动场所,而各种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中,真正能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大自然、陶冶身心的户外活动也已经很少了,很多活动项目往往改头换面成了应试教育的培训班。
      
      青少年处于智力开发、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少年强则国强”,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势在必行。
      
      第一,学校应该改进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学校不能仅盯着文化课和分数,还要把学生体质强弱评估列入考评范围。利用大课间等时机,减少作业负担,完善体育硬件设施,上好体育课。
      
      第二,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发育。一方面,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引导孩子持之以恒地参与体育锻炼,多带孩子走进山乡野村,离开城市,亲近自然,远离雾霾;另一方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定期检测,注意生长激素平衡情况,教育孩子不挑食少零食多杂食,拒绝垃圾食品,若缺乏铁钙锌等微量元素,可适当补充。

  • 第2题:

    降低我国吸烟率,关键在于预防

    A.学生吸烟
    B.儿童少年吸烟
    C.青年吸烟
    D.青少年吸烟
    E.成年人吸烟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教育观念急需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必须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
    (2)学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改革的步调不相适应;
    (3)家庭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4)教学大纲的统一化不利于儿童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5)体育指导队伍薄弱,体育教师的配备还有空缺;
    (6)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缓慢。

  • 第4题:

    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后如何正确配戴眼镜?


    正确答案: (1)应到正规医院眼科请医生诊断后验光配镜;
    (2)配镜前要先散瞳验光,准确掌握患眼近视或散光的精确度数;
    (3)配镜后要定期复查视力,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1~2年内验一次光;
    (4)若视力继续减退,应另配度数合适的眼镜。

  • 第5题:

    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的发生和发展。

    • A、近视
    • B、远视
    • C、弱视
    • D、不知道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降低我国吸烟率的根本策略是预防()

    • A、学生吸烟
    • B、儿童少年吸烟
    • C、青年吸烟
    • D、青少年吸烟
    • E、成年人吸烟

    正确答案:D

  • 第7题:

    问答题
    儿童青少年已经近视或有屈光缺陷者怎么办?

    正确答案: 应该坚持佩带屈光度准确的眼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后如何正确配戴眼镜?

    正确答案: (1)应到正规医院眼科请医生诊断后验光配镜;
    (2)配镜前要先散瞳验光,准确掌握患眼近视或散光的精确度数;
    (3)配镜后要定期复查视力,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1~2年内验一次光;
    (4)若视力继续减退,应另配度数合适的眼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造成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造成近视的原因主要是后天环境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用眼不当。近距离看东西时间过长,缺少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易导致近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目前我国常用的判断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和超重的方法是()
    A

    年龄别身高法

    B

    总体脂肪法

    C

    年龄别体重法

    D

    身高别体重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的发生和发展。
    A

    近视

    B

    远视

    C

    弱视

    D

    不知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的核心是()
    A

    预防近视

    B

    防治弱视

    C

    预防远视

    D

    坚持做眼保健操

    E

    注意用眼卫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20年4月25日电,为指导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国家卫健委发布《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更新版)》,对线上学习时间做出明确限制,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


    答案: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在校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疾病?()

    A近视

    B高血压

    C龋齿

    D鼻炎


    B
    在校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疾病有:近视、沙眼、龋齿、脊柱弯曲异常、鼻炎、蛔虫感染、神经衰弱、运动损伤、贫血、肝炎、结核病等。上述疾病和缺陷大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

  • 第15题:

    儿童糖尿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由于近年来我国肥胖儿童增多,1型糖尿病在儿童青少年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目前我国常用的判断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和超重的方法是()

    • A、年龄别身高法
    • B、总体脂肪法
    • C、年龄别体重法
    • D、身高别体重法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儿童青少年已经近视或有屈光缺陷者怎么办?


    正确答案:应该坚持佩带屈光度准确的眼镜。

  • 第18题:

    一些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空余时间几乎离不开手机;一些老师布置作业高度依赖平板电脑,使之成为“题海战术”的载体;一些校园推进信息化建设,结果连原本动手动脑的课外实践也离不开显示屏……随着各类电子产品、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孩子们的视力健康面临着新的威胁。最近,有关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讨论。有人曾预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影响一代或几代孩子的视力健康。有研究表明,2000年全世界约有14.06亿人近视,占世界人口22.9%,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47.58亿,占世界人口49.8%,50年间将增长约2倍。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根据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假如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有可能超过7亿人。面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呈现低龄化、重度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不久前,教育部等8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目的就在于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沉浸在各类电子产品中,越来越离不开显示屏,孩子的视力健康面临着新的威胁。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观点:电子产品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在给人们带来方便高效的同时,也对孩子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相关的商家,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影响:1.孩子们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严重影响视力,“近视眼”出现的年龄逐渐下降,数量逐渐上升;2.引发其他的身体疾病,比如颈椎病、驼背,影响孩子的外在形象;3.电子产品上的游戏软件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游戏上,使孩子的学习状态变得消极颓废,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4.电子产品上存在的一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会对孩子的价值观造成误导,导致有些孩子早熟、价值观扭曲等,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5.将太多的时间放在电子产品上,会沉迷网络虚拟世界,与父母、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现实社会脱节。
    原因:1.现在的家长压力大,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选择电子产品陪伴孩子学习、假期;2.为提高教育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电子产品+教育”成为学校和老师越来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一些学习APP给孩子布置学习任务;3.孩子自身抵制诱惑的能力不足,并且不能很好的分辨信息,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容易受到诱惑和影响;4.很多电子产品的商家利用各种噱头,吸引孩子,只追求利润,缺乏社会责任感;5.一些APP平台对于信息饿筛选不够严谨,管理存在漏洞。
    对策:1.家长应该正确看待电子产品,它并不是万能的,可以与孩子一起善用电子产品,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带孩子走到户外,拥抱大自然,使孩子能够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2.学校和老师要科学合理的利用电子产品,不能一味的依赖,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孩子的身体发展情况,制定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这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专注的学习;3.电子产品的商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感,考虑孩子的成长健康,创新研发出更优质的产品;4.各类APP平台管理者,加强平台的监管,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审核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坚决杜绝在平台上出现不良信息和广告,同时,一些游戏APP也要对使用者进行实名认证、限时使用等,尽可能的降低未成年孩子长时间沉迷游戏的可能性。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在校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疾病的是
    A

    近视

    B

    高血压

    C

    贫血

    D

    鼻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儿童糖尿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由于近年来我国肥胖儿童增多,1型糖尿病在儿童青少年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儿童糖尿病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由于近年来我国肥胖儿童增多,2型糖尿病在儿童青少年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在校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疾病    (    )
    A

    近视

    B

    高血压

    C

    龋齿

    D

    鼻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目前,造成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
    A

    近视

    B

    远视

    C

    弱视

    D

    红眼病

    E

    沙眼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降低我国吸烟率的根本策略是预防()。
    A

    学生吸烟

    B

    儿童少年吸烟

    C

    青年吸烟

    D

    青少年吸烟

    E

    成年人吸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