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世界变革: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后的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知,是经济危机造就了巨大的世界变革。 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A.不正确的坐姿会加重颈部负担,因而是腰酸背痛的主要诱因 B.海底地震是海啸的主要成因,因为海啸发生前往往能观测到海底地震 C.宇航员的预期寿命明显高于一般人,因此太空旅行中的辐射暴露并不会危害人体 D.许多体弱多病的人

题目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世界变革: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后的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知,是经济危机造就了巨大的世界变革。
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

A.不正确的坐姿会加重颈部负担,因而是腰酸背痛的主要诱因
B.海底地震是海啸的主要成因,因为海啸发生前往往能观测到海底地震
C.宇航员的预期寿命明显高于一般人,因此太空旅行中的辐射暴露并不会危害人体
D.许多体弱多病的人都不喜欢吃蔬菜,所以想保持身体健康,就必须从蔬菜中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后的电气革命,1929年二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世界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世界变革。论证过程为从特殊到一般,属于不完全归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由“不正确的坐姿会加重颈部负担”得出“因而是腰酸背痛的主要诱因”,论证过程不是从特殊到一般,不属于不完全归纳,排除;
B项:由“海啸发生前往往能观测到海底地震”得出“海底地震是海啸的主要成因”,论证过程为从特殊到一般,属于不完全归纳,论证方式与题干一致,符合;
C项:由“宇航员的预期寿命明显高于一般人”得出“太空旅行中的辐射暴露并不会危害人体”,论证过程不是从特殊到一般,不属于不完全归纳,排除;
D项:由“体弱多病的人都不喜欢吃蔬菜”得出“必须从蔬菜中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论证过程不是从特殊到一般,不属于不完全归纳,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更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世界变革: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后的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知,是经济危机造就了巨大的世界变革。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

    ⑴特点:
    这次1929——1932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第一,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持续时间长达四年。第二,波及范围最广,不仅涉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涉及所有的经济领域。第三,危害最为严重,给世界经济造成了破坏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第四,影响最为深远,这场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危机,最终引起了政治上的危机,并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⑵影响:
    ⑴经济危机的打击的沉重性,使各国的工业生产迟迟不能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最高水平。危机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了特种萧条之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直到1936年仍低于1929年大约5%。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法国和美国的经济回升最慢,其工业生产1936年只分别相当于1929年的70.3%和88.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积累和发展,使这次经济危机后的萧条时期拖得特别长,并且还没有等到形成一次新的经济高涨,下一次经济危机又在一些国家爆发了。1937年,又是美国首先进入经济危机,英国和法国也接着发生经济危机。只有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由于已经把经济转入战争轨道,才延缓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⑵金本位制的崩溃,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货币金融领域里引起的深刻后果。金本位制的崩溃,使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通货膨胀从此成了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医治的又一经济痼疾。
    ⑶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它们纷纷寻求对策,以图缓和和避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鼓吹国家干预经济、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反危机”的凯恩斯主义也应运而生。
    ⑷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的争夺。为了在经济上划分势力范围,各种对立的货币集团相继出现,英镑区、法郎区和美元区,把统一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割裂了。外汇倾销盛行,贸易保护主义空前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遇到了许多人为的障碍,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⑸这次经济危机还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大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第2题:

    世界金融创新的背景是 ( ) 。

    A. 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B. 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
    C. 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变
    D. 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的回流

    答案:B,C,D
    解析:

  • 第3题: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 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人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答案:C,D
    解析:
    【命题依据】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 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解题思路】
    (l)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解。
    (2)自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本题通过实 例来考查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A、B项的“根本出路”和“根本标志”是不对的,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是生产力的 发展和变革,而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是经济制度的变革导致的社会制度的变革,都不是科 技革命,C、D是正确选项,C体现了科学技术产生的必然性,一个新生事物之所以能够产生,原因都是社会实践有了这种需要。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即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第4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①持续时间长 ②破坏性极强 ③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④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5题:

    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2010年持续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危机。2010年到2012年,又深化为叫主权国家的债务危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从棉花时代进入钢铁时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三次科技革命相继使世界进入了()。

    • A、蒸汽时代
    • B、核时代
    • C、电气时代
    • D、信息时代
    • E、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正确答案:A,C,D

  • 第8题:

    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早爆发的是()。

    • A、德国
    • B、日本
    • C、美国
    • D、英国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①持续时间长 ②破坏性极强 ③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④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导火线是()。

    正确答案: 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暴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2010年真题]
    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正确答案: B,D
    解析:
    由题意,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科技革命在社会形态更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所有制关系才是社会形态变更的根本标志,社会危机的解决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

  • 第12题:

    单选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A

    蒸汽时代

    B

    信息时代

    C

    电气时代

    D

    计算机时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当时的世界各国造成巨大破坏。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持续时间长

    B.发生的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破坏性有限

    答案:D
    解析: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包括持续时间特别长,发生的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 第14题:

    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这是因为(  )
    A.科技的进步能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
    B.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
    D.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作用的理解和把握.题中所给定的四个选项,全面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作用.所以都是正确答案.

  • 第15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从棉花时代进入钢铁时代。

    A

    B



  • 第16题:

    当前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革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技术革新和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 A、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 B、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 C、内燃机发明与应用
    • D、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 A、蒸汽时代
    • B、信息时代
    • C、电气时代
    • D、计算机时代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导火线是()。


    正确答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暴跌

  • 第20题: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早爆发的是()。
    A

    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从棉花时代进入钢铁时代。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这是因为(  )。
    A

    科技的进步能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

    B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C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

    D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E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正确答案: D,E
    解析: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①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③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