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民生问题之所以被我国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受到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是因为( )。
A.解决民生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民生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就能迎刃丽解
C.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D.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2题:
第3题:
要通过实践教育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第4题:
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对于普通党员则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老百姓则不需要抓。()
第5题:
解决好民生问题就是要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
第6题: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社保、环境治理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第7题:
在平民领袖中,真正为老百姓谋利益的是(),实行三十税一的制度。
第8题:
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三句话,主要是教育、提醒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而不是教训老百姓的。()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受到重视和尊敬
得到关心
自我意识强
自卑
护士交流
第12题:
最关心
最直接
最核心
最现实
第13题:
正是因为刘晏重视运用商业原则来理财,因此他的财政措施对老百姓“干扰较小”。
第14题:
解决老百姓的居住问题,要求()。
第15题:
新医改的基本逻辑、目标在于解决老百姓反应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16题:
老年患者突出的心理要求是()
第17题:
让()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18题: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
第19题:
领导干部公道正派就是要关心群众比关心个人更重要,坚信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20题: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到“解决三类问题”上,这三类问题是()。
第21题:
嬴政
李世民
刘邦
朱元璋
第22题:
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第23题:
老百姓
党员
领导干部
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