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机制,已成为世界各国控制环境污染,减少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的主要手段。
第3题: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第4题:
“低碳”是指()。
第5题:
农业生产与大气碳排放有什么关系?如何减少农业的碳排放,增加农业的碳吸收?
第6题:
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用来表示( )。
第7题:
将该厂从城市郊区迁到海产边
减少该厂全年的发电总量
改进设备提高热源转化效率
购买碳信用来实现排放达标
第8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中国承诺在2005年基础上到2020年将碳排放总量减少40%至45%
世界上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是美国
第9题:
第10题:
()市场是指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以控制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采用排放权交易制度和其他碳排放量化指标体系的专门性市场。
第11题:
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第12题:
低碳城市应当关注于不受其初始排碳能力影响的(),但是应当以不损害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
第13题:
“低碳”是指()。
第14题:
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 ).
第15题:
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
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第16题:
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弹性指标
碳锁定
碳生产力
第17题:
人均碳排放量
总碳排放量
碳排放足迹
碳排放增长率
第18题:
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禁止使用煤炭、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