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 “ 清洁工 ” 。闪电交作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发成臭氧 , 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 , 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 , 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 90% 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 、闪电形成的机制
B 、宇宙射线对人类的危害
C 、臭氧对人类的贡献
D 、闪电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第2题:
臭氧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缺少了这把“保护伞”,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产生、延续都将是不可能的。以下有关大气臭氧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气温低
B.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之苦
C.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所以我们应善加保护
D.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
第3题:
第4题:
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过量的紫外线会对生物有害的,而会破坏臭氧层。()
第5题:
平流层底部的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很低,其平均厚度仅为0.3cm。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不均匀,低纬度处较少,高纬度处较多。却几乎可全部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紫外线,使人类和生物免遭紫外线辐射的伤害。我国签署加入的限制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保护臭氧层的国际议定书公约有()。
第6题:
平流层底部的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很低,其平均厚度仅为0.3cm。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不均匀,低纬度处较少,高纬度处较多。却几乎可全部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紫外线,使人类和生物免遭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臭氧层被破坏形成空洞以后,产生的危害有()。
第7题:
大气中能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气体是().
第8题:
造成人群皮肤癌的增加
可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
造成白内障发病率的增加
增加微生物的繁殖
对地球上的其他动植物具有杀伤作用
UV-B辐射量将增加
第9题:
CFCs
CH4
N2O
溴氟烷烃类(哈龙类,Halons)
SO2
CCl4
第10题:
碳化物
硫化物
氟化物
氧化物
第11题: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吸收阳光中能量较大的紫外线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红外线,减少地表的热能散逸至太空中
阳光中的紫外线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因臭氧层的破洞,阳光中的紫外线能直接照射在地球表面
第12题:
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射线,它们如果大举入侵地球,人类及各种生物势必遭受极大的危害,因为过量的紫外线会使生物的机能遭到严重的破坏。不过不用担心,我们有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它们借助于共振的威力,阻止了紫外线的长驱直入。当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产生共振,因而就使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所以,共振能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变得如防晒油一样,保证我们不至于被射线的伤害。 能最好地概括上文的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臭氧层让我们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B.紫外线和共振
C.紫外线到哪里去了
D.共振让我们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臭氧对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强烈影响至关重要。
第16题:
平流层底部的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很低,其平均厚度仅为0.3cm。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不均匀,低纬度处较少,高纬度处较多。却几乎可全部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紫外线,使人类和生物免遭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引起臭氧层减少和空洞形成的物质有()。
第17题: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第18题:
臭氧层分布在离地球表面大约50公里至1000公里的高度
臭氧层是由于长波紫外线照射大气层中的氧气(O2)分子而产生的
臭氧(O3)分子很稳定,一经产生就不易消失.
环境中含有少量的臭氧可使人感到清爽,但过量的臭氧会对人造成伤
第19题:
大量紫外线辐射
臭氧中毒
氧气稀薄
空气中物质易被氧化成有毒物
第20题:
《人类环境宣言》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巴塞尔公约》
《蒹特利尔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
第21题:
闪电的形成机制
宇宙射线对人类的危害
臭氧对人类的贡献
闪电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第22题:
雨滴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气温随之降低
空气中的水在打雷闪电时转化成了氢气和氧气
打雷闪电使空气中的负离子增多
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转化成了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