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也主要以()为衡量标准。要坚持共享发展,在经济平稳增长基础上,促进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第4题: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了经济增速,中等收入人群持续的扩大,特别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第5题: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 请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原因。
第6题:
现实表明,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这一悖论表现为()
第7题:
近几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这反映了我国()
第8题:
5月10日晚,《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正式向社会发布。《通知》提出,稳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提高至()。
第9题:
有人说,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职位差距三把“剪刀”剪掉的是一些居民的幸福感,剪出的是不公感。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这种情况的是()①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定性作用②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第10题:
第11题: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第12题:
财富带给人们的并不是幸福
财富能带给人们幸福
财富跟幸福无关
财富跟幸福呈正比例关系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倍缩小到1985年的()倍,收入逐渐缩小。但是在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倍。
第16题: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幸福感也成为最热词语之一。提升居民幸福感,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国家必须() ①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②控制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③增加社会财富,增进民生福祉 ④降低物价水平,关注民生热点
第17题: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第18题:
有人说,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职位差距三把“剪刀”剪掉的是一些居民的幸福感,剪出的是不公感,希望这种情况加速改善。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这种情况的是()①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作用②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第19题: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也主要以()为衡量标准。要坚持共享发展,在经济平稳增长基础上,促进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第20题:
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
第21题:
时下,幸福感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西方有句名言:“有钱人,就是年收入比他的妹夫多100美元的人。”这启示我们,要提高国民整体的幸福感,需要()
第22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普遍提高
城乡人均收入是否提高
第23题:
中国的工薪阶层比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更幸福
亿万富翁多数是不幸福的
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它所能带来的幸福体验并不可持续
幸福的程度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