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村民反映,作为村主要农作物的甘蓝出现了根肿病,产量严重下降,村民收入锐减。 对此,村里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并组织村民进行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可以预见,村民的收入将因此而有较大提高。 要使上述推断成立,必备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A.村民经培训后开始种植其他品种的蔬菜 B.村民掌握了种植其他品种蔬菜的技术 C.村民有销售其他蔬菜品种的渠道 D.其他蔬菜品种的产量比甘蓝要高

题目
某村村民反映,作为村主要农作物的甘蓝出现了根肿病,产量严重下降,村民收入锐减。 对此,村里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并组织村民进行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可以预见,村民的收入将因此而有较大提高。
要使上述推断成立,必备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



A.村民经培训后开始种植其他品种的蔬菜
B.村民掌握了种植其他品种蔬菜的技术
C.村民有销售其他蔬菜品种的渠道
D.其他蔬菜品种的产量比甘蓝要高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题目中的推断是:村里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并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所以村民的收入将有较大提高。这个推断存在跳跃,需建立联系。四个选项中,A、B、C三项都成立才可以得出村民收入将有较大提高的结论。D项,其他蔬菜品种的产量比甘蓝高不代表其销售量也高,不能得出结论。正确答案为D。
更多“某村村民反映,作为村主要农作物的甘蓝出现了根肿病,产量严重下降,村民收入锐减。 对此,村里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并组织村民进行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可以预见,村民的收入将因此而有较大提高。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村十余户村民从镇农资公司购得P公司培育的高产麦种,种植后产量很低。经查种系劣质种子。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本案中的村民不应该作为消费者对待 B.该村十余户村民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
    C.该十余户村民不能推举代表参加诉讼 D.该十余户村民可在农资公司与P公司间择一要求赔偿


    答案:B,D
    解析:
    劣质种子BD B.该十余户村民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D.该十余户村民可在农资公司与P公司间择一要求赔偿

  • 第2题:

    某县政府为发展现代农业,搞万亩蔬菜基地重点示范区。被划入示范区的村民的土地,只能种某种蔬菜,不得种植其他作物。结果村民大面积种植的蔬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猪、喂羊,甚至烂在地里。村民说,以前政府要求种过蓖麻、西芹、树木,但都卖不出去,最后还是我们村民吃亏。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谈谈怎样使政府避免犯上述错误。


    正确答案: 要使政府避免犯上述错误,政府就要做到:
    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依法行政,通过管理和服务来树立政府的权威;
    ④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第3题:

    沿河某村村民,由于河道长期干涸,在河道里种植了高梁、玉米等高杆农作物,应当怎么处理?


    正确答案: 根据《防洪法》第56条规定,责令该村民停止违法行为,把高梁、玉米砍伐掉,并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 第4题:

    洪岗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2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一家农业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1500l/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某县政府为发展现代农业,搞万亩蔬菜基地重点示范区。被划入示范区的村民的土地,只能种某种蔬菜,不得种植其他作物。结果村民大面积种植的蔬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猪、喂羊,甚至烂在地里。村民说,以前政府要求种过蓖麻、西芹、树木,但都卖不出去,最后还是我们村民吃亏。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请你对该县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作出评价。


    正确答案: ①没有正确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没有搞好科学民主决策;
    ③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没有坚持依法行政。

  • 第6题:

    安徽省肥西县某村村民周某,被民主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后,没有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反面大肆挥霍集体钱财.于是全村300户村民有283户两次联名写信向镇里揭发他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尊重村民意愿.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依法直接罢免了周某村民委员会主任之职。 该镇党委政府尊重村民意愿,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依法直接罢免了周某村委会主任之职.这说明,在我国农村()。

    • A、实行村民自治,村民民主管理村务
    • B、村里的重大事务由镇党委和政府说了算
    • C、村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 D、《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决定村里的重大事务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某村村主任二混子者也,变卖村里的50亩水田,村民获悉后,联合启用程序罢免村主任,保住了水田,这个事件反映了村民()。

    • A、可以随便罢免村官
    • B、有较强的维权和民主意识
    • C、不能盲目选村官
    • D、目无领导,为所欲为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关于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村委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 B、某村民户籍在甲村,但在乙村居住半年,其可以参加甲村的村委会选举,但不得参加乙村的村委会选举
    • C、选举村民委员会,全体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 D、本村1/5以上村民或者l/3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不能作为借款人和担保人,但村经济合作社可以作为借款人和担保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村村民小王想就村里某工程建设承包方案提议召开村民会议,该村有18周岁以上的村民450名,小王如果从中联合了(    )名以上村民的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

    45

    B

    90

    C

    113

    D

    1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村村民以种植有机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为保证新鲜蔬菜及时运送到城区,村中两名蔬菜种植大户合资修建了一条连通城市道路的村级公路,并允许其他村民免费使用。根据这一事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其他村民可以“免费搭车” 

    B

    允许未付费者使用,有损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C

    村级公路修建的成本不一定非由全体村民承担 

    D

    允许未付费者使用,可能会导致无人愿意修建村级道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相关知识。村民修建的村级公路,允许其他村民免费使用,类似于公共物品,并不有损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 第12题:

    单选题
    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的资产租赁给村民发生的收入应计入()。
    A

    其他收入

    B

    租赁收入

    C

    发包及上交收入

    D

    经营收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8年)某村遭受泥石流灾害,部分房屋损毁,受灾的村民被安置到了邻县的几个村。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受灾村民不知从何处入手开展生产自救,感到非常无助。社会工作者在几个接受安置的村里开展了新老村民“互帮互助结对子”活动,由老村民向新村民传授当地的生产经验。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受灾村民( )。

    A.重构社区生活秩序
    B.重塑社区发展信心
    C.重建社区支持系统
    D.恢复社区生活功能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受灾人员救助的服务内容。自然灾害会严重破坏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交往也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要积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通过团体工作以及社区发展的方式为受灾人员重建和修复社会关系,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 第14题:

    某村委会为了村民的利益,可以强制村民购买优质的种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的资产租赁给村民发生的收入应计入()。

    • A、其他收入
    • B、租赁收入
    • C、发包及上交收入
    • D、经营收入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某县政府为发展现代农业,搞万亩蔬菜基地重点示范区。被划入示范区的村民的土地,只能种某种蔬菜,不得种植其他作物。结果村民大面积种植的蔬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猪、喂羊,甚至烂在地里。村民说,以前政府要求种过蓖麻、西芹、树木,但都卖不出去,最后还是我们村民吃亏。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请你对该县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作出评价。 (2)谈谈怎样使政府避免犯上述错误?


    正确答案: (1)①没有正确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没有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③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没有坚持依法行政。
    (2)要使政府避免犯上述错误,必须做到:
    ①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依法行政,通过管理与服务树立政府权威;
    ④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第18题:

    某村村委会未经村民会议讨论,制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方案,侵害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引发了村民的强烈不满。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村民会议有权撤销该方案
    • B、由该村所在地的乡镇级政府责令改正
    • C、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请法院予以撤销
    • D、村民代表可以就此联名提出罢免村委会成员的要求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某村一村民在自家地方种树,严重影响其它村民的作物生长,村民劝阻无效,向村委会投诉,并说再不解决就去砍树。你是村委会的一员,你怎么样处理这件事情?


    正确答案:首先,就村民投诉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地调查。
    其次,分别找当事人谈话,就实际问题,询问他们的看法。
    再次,对村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可以放映一些革命战争时期和新时期团结互助的感人的故事片,让村民明白,个人的发展、富裕离不开集体和社会,大家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维护个人利益不能以牺牲他人或者集体的利益为代价。
    最后,说服当事人互相做出让步。种树的村民拿出种树所得的部分利润作为补偿因种树而受损失的村民。作物生长受影响的村民也不要砍掉已经种好的树木,接受种树村民的补偿。劝说各方达成书面协议并一式几份,除当事者各保留一份之外,存档村委会。

  • 第20题:

    某村村民以种植有机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为保证新鲜蔬菜及时运送到城区,村中两名蔬菜种植大户合资修建了-条连通城市道路的村级公路,并允许其他村民免费使用。根据这-事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其他村民可以“免费搭车”
    • B、允许未付费者使用,有损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 C、村级公路修建的成本不-定非由全体村民承担
    • D、允许未付费者使用,可能会导致无人愿意修建村级道路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某村村民小董想就村里某工程建设承包方案提议召开村民会议,该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共450名,小董如果从中联合了( )以上村民的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

    45名

    B

    90名

    C

    113名

    D

    150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有1/10的村民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本题中小董如果从中联合了45名以上村民的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村村民小刚想就村里民房拆迁提议召开村民会议,该村有18周岁以上的村民330名,小刚如果从中联合了(  )以上村民的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

    33名

    B

    110名

    C

    220名

    D

    275名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G村在确认村民的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2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M公司种植果树和养鸡,每户村民按900斤大米(1485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土地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价值②土地所有权茌土地向M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而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