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某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却发表数据称,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该机构据此认为,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该研究机构的结论: A气候观察所选择的时间起点和终点十分关键,否则会扭曲研究结论 B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而言,十几年的数据只是一个短期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 C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化更多受地球自身运动的影响 D目前全球气温记录所依赖的电脑模型存在缺陷,真实的气候变化远比其反映的要复杂

题目
全球变暖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某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却发表数据称,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该机构据此认为,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该研究机构的结论:
A气候观察所选择的时间起点和终点十分关键,否则会扭曲研究结论
B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而言,十几年的数据只是一个短期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
C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化更多受地球自身运动的影响
D目前全球气温记录所依赖的电脑模型存在缺陷,真实的气候变化远比其反映的要复杂


相似考题
更多“全球变暖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某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却发表数据称,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该机构据此认为,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 ”相关问题
  • 第1题:

    1880-2012年间,全球气温上升0.85℃。而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1981-2002年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均每年大幅下降4000万吨。因此,为了遏制全球变暖,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属于以上结论必要前提的是:

    A.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下降威胁着全球的粮食安全
    B.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对遏制全球变暖有积极影响
    C.除玉米、小麦等外的其它粮食作物没有因全球变暖而增产
    D.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总量增多是全球日益变暖的原因之一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必要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中的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为了遏制全球变暖,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论据:1880-2012年间,全球气温上升0.85℃。而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1981-2002年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均每年大幅下降4000万吨。第三步,辨析选项。C项:利用否定代入法,如果其它粮食作物因全球变暖而增产,但增产的具体数量是不确定的,假如增产没有减产的多,仍旧会有粮食安全问题,故该项不是必要前提。因此,选择C选项。A项:利用否定代入法,如果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下降没有威胁着全球的粮食安全,那么就无法根据全球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下降得出应当保证食品安全的结论,属于必要前提,排除。B项:利用否定代入法,如果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对遏制全球变暖没有积极影响,那么就无法得出应当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保证全球粮食安全的结论,属于必要前提,排除。D项:利用否定代入法,如果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总量增多不是全球日益变暖的原因之一,那么就无法得出应当从自身做起,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保证全球粮食安全的结论,属于必要前提,排除。

  • 第2题: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全球变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大力修建风力发电厂
    B.普遍使用沼气
    C.广泛使用制冷设备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以及大量砍伐森林和垦荒活动,使得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引起“全球变暖”,因此D选项正确。

  • 第3题:

    以下关于全球变暖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变暖使得部分苔原变成森林,冰川变成苔原
    • B、全球变暖会引起生物的迁移
    • C、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生境由温带气候变为热带气候可能引起热带病
    • D、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当前国际社会讨论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

    • A、全球气候温差变化过大问题
    • B、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 C、全球气候变冷问题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表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 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为什么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要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


    正确答案: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全球气候变暖首先由科学家讨论,到上升为重大战略性问题,再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取得广泛共识,这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说明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具体实践行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 第7题:

    近年的欧洲连续经历严寒的冬天,这似乎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相左。但在不少专家看来,异常寒冷事件并未说明气候变暖趋势(),相反,这是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愈加频发的()。


    正确答案:逆转;缩影

  • 第8题: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 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
    • C、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 D、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近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主要由()造成。


    正确答案:人类活动

  • 第10题:

    单选题
    ()是中国第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级评估报告。
    A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B

    《全球变暖评估报告》

    C

    《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D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气候变化的因素有()
    A

    降水

    B

    气温

    C

    全球变暖

    D

    天气变化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阐述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 成因: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在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增高(自下而上地被加热);随地表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自下而上地被冷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们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氯烃、氧化氮和水汽等。其中对增温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占55%。
    危害:海平面上升问题、水资源问题(导致地球水资源重新分布)、气候变暖
    措施: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保护森林、改善汽车燃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绿色新能源、鼓励使用天然气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研究表明,近15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没有显著的增温趋势,这似乎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相矛盾。但温度变化是动力温度和辐射温度两部分造成的,对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既要考虑气候系统动力因子的年代际变化,更要量化人类活动造成的辐射温度的作用。事实上,动力温度在近15年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而辐射温度持续上升,两者相互抵消,造成了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增温停滞。
    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A. 气候系统动力因子的年代际变化“冷却”了大气温度
    B. 动力温度和辐射温度均增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C. 气温稳定取决于动力温度与辐射温度的相同变化
    D. 动力气候降温不显著造成了15年前的全球变暖

    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日常推理类问题,考查的是三大错误中的“无中生有错误”知识点。题干中明确告诉我们动力温度降温了、辐射温度持续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也增温了,只是不显著而已,因此,并非一定是二者均增高才会导致全球变暖的趋势,选项B错误;根据题干中最后一句话,可知:近年来全球气温稳定,是由于动力温度出现显著的降温、辐射温度持续上升导致的,也就是说动力温度与辐射温度变化是相反的,选项C错误;选项D是无中生有,排除;只有A选项与题干内容相符合,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 第14题:

    在当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各国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或受损,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却是负面的; 有的国家既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也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政策方案的出台及国际气候政策制定的态度。
    由此可以推断:

    A. 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益影响
    B. 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影响
    C. 有的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
    D. 有的国家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

    答案:C
    解析:
    题干原文“有的国家也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

  • 第15题: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的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签署生效。

    • A、哥本哈根
    • B、东京
    • C、里约热内卢
    • D、夏威夷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试阐述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 成因: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在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增高(自下而上地被加热);随地表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自下而上地被冷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们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氯烃、氧化氮和水汽等。其中对增温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占55%。
    危害:海平面上升问题、水资源问题(导致地球水资源重新分布)、气候变暖
    措施: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保护森林、改善汽车燃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绿色新能源、鼓励使用天然气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等。

  • 第18题:

    全球变暖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某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却发表数据称,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该机构据此认为,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该研究机构的结论?

    • A、气候观察所选择的时间起点和终点十分关键,否则会扭曲研究结论 
    • B、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而言,十几年的数据只是一个短期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 
    • C、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化更多受地球自身运动的影响 
    • D、目前全球气温记录所依赖的电脑模型存在缺陷,真实的气候变化远比其反映的要复杂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 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认识从“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达成有关共识”,体现了怎样的认识论原理?


    正确答案: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从“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

  • 第20题:

    ()是中国第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级评估报告。

    • A、《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 B、《全球变暖评估报告》
    • 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 D、《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全球变暖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某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却发表数据称,从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总体气温变化仅为0℃。该机构据此认为,全球变暖趋势已经中止。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该研究机构的结论?
    A

    气候趋势所选择的时间起点和终点十分关键,否则会扭曲研究结论

    B

    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而言,十几年的数据只是一个短期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

    C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化更多受地球自身运动的影响

    D

    目前全球气温记录所依赖的电脑模型存在缺陷,真实的气候变化远比其反映的要复杂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当前国际社会讨论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
    A

    全球气候温差变化过大问题

    B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C

    全球气候变冷问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B

    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C

    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干旱现象

    D

    全球变暖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以下哪些有可能是正确的?请选择所有答案()
    A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室效应自200年前就已经开始。

    B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台风、风暴发生得更为频繁。

    C

    全球变暖可能使地球海水全部蒸发掉。

    D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为持久更为严重的干旱。

    E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

    F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多的降雨或者降雪。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