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第2题: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 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时代性
第3题:
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加亲和力、凝聚力的一种方式。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第4题: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第5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我国必须() ①注重中华民族精神的决定作用 ②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中心 ③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④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振奋民族精神
第6题:
哪一项是任何文化与文化创造的根基()
第7题: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能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其重要原因在于()。
第8题:
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
第9题:
以下关于民族精神正确的观点是()
第10题: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
第11题:
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结构
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第12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13题:
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征伐的武勋,只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但是中华民族却有为了尊严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勇气。与过去不同的是,日渐强盛的中国,在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够挫败任何挑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改变、不失本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第14题:
2013年12月14日,满载着国人憧憬与梦想的嫦娥三号飘然落月,书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实现了千年“奔月”的梦想。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梦想和精神,千年“奔月”的梦想()
第15题:
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征伐的武勋,只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但是中华民族却有为了尊严不惜作出任何牺牲的勇气。与过去不同的是,日渐强盛的中国,在不屈的民族精神鼓舞下,一定能够挫败任何挑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④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16题:
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第17题:
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第18题:
《傅雷家书》1961年2月7日这一篇,主要是教导傅聪()
第19题: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第20题: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即中华民族精神,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第21题:
“白话文运动”兴起,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第22题:
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中的精神源泉
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精髓
第23题: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勤劳勇敢
改革创新
第24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爱好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