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作品,突出文化信息,引入人生和文化哲理的思考,被冠以“文化散文”的名目,吸引了大批读者,代表作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
第2题:
()以学识、才情为基础,表现对社会、文化、人生深刻的思考和领悟,用余光中的话说,就是“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
第3题:
《野草》和《朝花夕拾》代表了鲁迅的“文艺性散文”的创作实绩,以()和()两种体式,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大创作潮流。
第4题:
以表达方式为主,兼顾应用与语言特点将古代散文分为四大类()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性散文、赋和骈文。
第5题:
关于《观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第6题:
在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中,()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趋向,代表作家有张中行、金克木、余秋雨等。
第7题:
《庐山面目》是一篇()。
第8题:
萧红小说的散文化文体的特色是什么?
第9题:
抒情散文
学者散文
追忆散文
随笔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记叙散文
抒情散文
议论散文
文化散文
第13题:
汉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第14题:
以内容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的散文是()
第15题:
“赋”这种文体,讲究文采和韵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散文化,如欧阳修的《秋声赋》。现代散文的“赋”是“赞”、“颂”之意,如峻青的《秋色赋》。
第16题:
关于沈从文的散文创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汪曾祺散文的出现,在较成熟的层面上恢复了与明清散文和五四后闲适散文传统的联系。
第18题:
内容强调发表作者的见解,表达方式以形象议论为主的散文是()
第19题:
()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学者散文
女性散文
新生代散文
都市散文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散文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
散文没有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
散文简洁明快,并未旁征博引
散文中很难看出作者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