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有关系模式P(H,I,J,K,L),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下列属性组中的( )是关系P的候选码。 F={H→J,IJ→K,JK→H,HI→L}。
Ⅰ、(H,I)
Ⅱ、(H,K)
Ⅲ、(I,J)
Ⅳ、(J,K)
V、(I,K)
A.只有Ⅲ
B.Ⅰ和Ⅲ
C.Ⅰ、Ⅱ和Ⅳ
D.Ⅱ、Ⅲ和Ⅴ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在排水量不变的情况上,初稳性高度h与重心竖向位置的关系是重心越高,h越大。()
第9题:
下列水池满水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10题:
向池内注水宜分2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2
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对大、中型水池,第一次注水可按小于2m/d的水位上升速度持续注永至规定深度
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
第11题: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第12题:
向池内注水宜分两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2
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可按小于2m/d的水位上升速度持续注水至规定深度
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鼓风机出口压力(H)变化与通气量(V)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第20题:
下列关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是()
第21题:
下列关于三视图投影关系说明,错误的是()
第22题:
向池内分两次注水,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2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后24h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水位观察,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时间间隔,应不少干24h
第23题: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3m/24h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8h注水一次
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第24题:
向水池内注水分2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2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24h,相邻两次冲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度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三次以上
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