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对幼兔能在一月后长成一对成年兔子,一对成年兔子能在一个月后生出一对幼兔,如果现在给你一对幼兔,问一年后共有多少对兔子。(假设每对兔子都为雌雄各一只): A 88 B 100 C 144 D 204

题目
已知一对幼兔能在一月后长成一对成年兔子,一对成年兔子能在一个月后生出一对幼兔,如果现在给你一对幼兔,问一年后共有多少对兔子。(假设每对兔子都为雌雄各一只):
A 88
B 100
C 144
D 204


相似考题
更多“已知一对幼兔能在一月后长成一对成年兔子,一对成年兔子能在一个月后生出一对幼兔,如果现在给你一对幼兔,问一年后共有多少对兔子。(假设每对兔子都为雌雄各一只):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一个大笼子里关了一些鸡和一些兔子。数它们的头,一共有36个;数它们的腿一共有100条。问鸡和兔各多少只?( )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一对成熟的兔子每月繁殖一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子一个月后就变成一对成熟的兔子,那么从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一年后可变成( )对兔子。

    A.55

    B.89

    C.144

    D.233


    正确答案:D

    1月1日1对小兔子,2月1日1对大兔子,3月1日1对大兔子1对小兔子,4月1日2对大兔子1对小兔子,5月1日3对大兔子2对小兔子,6月1日5对大兔子3对小兔子,7月1日8对大兔子5对小兔子,8月1日13对大兔子8对小兔子,9月1日21对大兔子13对小兔子,10月1日34对大兔子21对小兔子,11月1日55对大兔子34对小兔子,12月1日89对大兔子55对小兔子,12月31日144对大兔子89对小兔子,合计233对兔子。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 第3题:

    有人养了一些兔子。别人问他有多少只雌兔,多少只雄兔?他答:在他所养的兔子中,每一只雄兔的雌性同伴比它的雄性同伴少一只;而每一只雌兔的雄性同伴比它的雌性同伴少两只。 根据上述答案,可以判断它养了多少只雌兔,多少只雄兔?()

    A. 8只雄兔,6只雌兔 B. 10只雄兔,8只雌兔 C. 12只雄兔,10只雌兔 D. 14只雄兔,8只雌兔


    正确答案:A

    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只要将方程列出,答案自然就出来了。不妨设雄兔的数量为x,雌兔的数量为y,由题意有:
        (x-1)-y=1
        2(y-1)-x=2
        解得:x=8;y=6。

  • 第4题:

    某农户饲养有肉兔和宠物兔两种不同用途的兔子共计2200只,所有兔子的毛色分为黑、白两种颜色。肉兔中有87.5%的毛色为黑色,宠物兔有23%的毛色为白色。那么毛色为白色的肉兔至少有多少只?( )

    A.25
    B.50
    C.100
    D.200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肉兔中有87.5%的毛色为黑色,

  • 第5题:

    教师出示图片,问:“草地上有几只兔子?”幼儿回答:“草地上有2只兔子。”教师又拿出一张图片与之前图片并列放置,问:“又来了几只兔子?”幼儿回答:“又来了3只兔子。’’教师接着提问:“草地上原来有2只兔子,又来了3只兔子,那我们现在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一下,现在一共有几只兔子呢?”幼儿回答:“一共有5只兔子。”教师总结:“非常棒,2只兔子加上3只兔子,一共是5只兔子。”
    以上是一个数学教学的材料,请你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合理。


    答案:
    解析:
    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
    (1)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需要借助生动形象的直观经验。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幼儿初期,儿童更多地运用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以后,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对于经验范围内,而且熟悉的事物,幼儿才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幼儿逐渐利用言语来进行逻辑思维。材料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使用幼儿熟悉的图片材料,让他们形成兔子数量的形象概念,然后借助形象的数量概念引入加法的教学环节,从而让孩子们一步步形成关于数量加法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该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合适的。

  • 第6题:

    《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玩了五个月后,头上长出了()。

    • A、一对兔子耳朵
    • B、一对驴耳朵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牛奶兔遇到黑帽子》谁专门拐骗小兔子去给森林女巫做苦力?()

    • A、牛奶兔
    • B、黑帽子
    • C、狐狸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兔跳是模仿兔子跳跃的()动作。


    正确答案:象形

  • 第9题:

    问答题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子;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子。请回答:(1)判断黑毛和褐毛的显隐性:______毛为显性。(2)写出甲、乙、丁三只兔子的基因型。甲____;乙____;丙____。(3)如何鉴别丙兔是纯种还是杂种?让丙与乙交配,若后代全部是黑毛子兔,说明丙是____,基因型为______;若后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兔子出现,则丙是______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1)黑(2)BB;Bb;BB或Bb(3)纯种;BB;杂合子;Bb
    解析: (1)甲兔(黑毛)与丁兔(褐毛)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无性状分离,即可断定黑毛(B)是显性性状,褐毛b是隐性性状。 (2)根据上面的分析,甲和丁的子代无性状分离,说明甲兔是显性纯合体,基因型为BB,丁兔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bb;而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性状分离现象,所以乙是杂合体,基因型为Bb。 (3)让丙(B_)与乙(Bb)交配,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全部是黑毛子兔,说明丙是纯种,基因型为BB;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子兔出现则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 第10题:

    问答题
    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有10只兔子,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买药,四兔子熬,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九兔子坐在地上哭起来,十兔子问他为什么哭?九兔子说:“五兔子意外死去!”这是一件密谋杀兔事件。请问:哪知兔子死掉了?

    正确答案: 五兔和六兔。(1)首先,兔子也是分阶级的,因为大兔子病了,如果要救她,就必须牺牲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一只兔子,也救他。(2)其次,生病的是大兔子,可死的却是五兔子,很显然,五兔子是被做成了药引。(3)“买药”其实一句黑话,实际上草药并不需要那么多,主要是药引。因此这个“买药”实际上是说指要去杀兔子做药引,所以断定三兔子是一个杀手。(4)也许你不明白,被做成“药引”的为什么首先是五兔?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是不是和做药引,医生说了算,二兔子就是医生。(5)因此,我们可得知,二兔子“借刀杀人”搞死了五兔子。(6)你知道那只兔子是母兔吗?想一下,爱哭,是女人的天性。因此我们知道九兔是一只母兔,九兔知道了真相,所以才不哭个停。(7)可以断定“六兔子抬”是一个病句,因为一只兔子根本就没有办法抬。他显然是被抬,因为他死了,所以才会被抬。而抬他的就是事后挖坑、埋尸的兔子,即七兔子和八兔子。(8)看到这里,你肯定认为六兔子是被七、八两只兔子所杀。其实不然,他是被杀手三兔子杀死的。三兔子本来没想杀他,可它和五兔子的关系非常好,当时它们正好在一起,并联手对付它,因此三兔子借机把他们两个同时杀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草场有480只兔子,其中白兔、黑兔、灰兔和棕兔分别有160、128、100和92只。问至少要放出多少只兔子,才能保证放出的兔子中一定有100只颜色相同?(  )
    A

    101

    B

    191

    C

    389

    D

    390


    正确答案: D
    解析:
    白兔、黑兔和灰兔各放出99只,棕兔全都放出,此时,再多放1只兔子,必然有一种颜色超过100只,因此所求数目为99×3+92+1=390只。

  • 第12题:

    在一个大笼子里关了一些鸡和一些兔子。数它们的头,一共有36个;数它们的腿一共有100条。问鸡和兔各多少只?( )

    A.鸡21只,兔13只

    B.鸡23只,兔16只

    C.鸡22只,兔14只

    D.鸡23只,兔15只


    正确答案:C
    C【解析】假设36只全是鸡,就应有72条腿(2×36),这就比题目所说的“100条腿”少了28条腿。为什么“腿”会少呢?很显然,是我们把四条腿的兔子当成了两条腿的鸡。由此即可求出兔子的只数,列式为:(100-2×36)÷(4-2)=28÷2=14(只);鸡的只数为:36-14=22(只)。

  • 第13题:

    一只猎狗正在追赶前方20米处的兔子,已知狗一跳前进3米,兔子一跳前进2.1米,狗跳3次的时间兔子跳4次,问兔子跳出多远将被猎狗追上?( )

    A.270

    B.275

    C.280

    D.285


    正确答案:C
    猎狗跑3×3=9(米)的时间,兔子就跑了2.1×4=8.4(米),因此猎狗追上兔子时兔子跑了8.4×[20÷(9-8.4)]=280(米)。

  • 第14题:

    有人养了一些兔子。别人问他有多少只雌兔?多少只雄兔?他答:在他所养的兔子中,每一只雄兔的雌性同伴比它的雄性同伴少一只;而每一只雌兔的雄性同伴比它的雌性同伴的两倍少两只。根据上述回答,可以判断他养了多少只雌兔?多少只雄兔?

    A.8只雄兔,6只雌兔。

    B.10只雄兔,8只雌兔。

    C.12只雄兔,10只雌兔。

    D.14只雄兔,8只雌兔。

    E.14只雄兔,12只雌兔。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是简单的数学相关题。设雄兔的数量为X,雌兔的数量为Y,则由条件,每一只雄兔的雌性同伴比它的雄性同伴少一只,即(X-1)-Y=1(1)每一只雌兔的雄性同伴比它的雌性同伴的两倍少两只,即2(Y-1)-X=2(2)由(1)式和(2)式,得:K=8;Y=6。

  • 第15题:

    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如果一切正常没有死亡,公母兔也比例适调,那么一对刚出生的兔子,一年可以繁殖成( )对兔子。

    A. 144
    B. 233
    C. 288
    D. 466

    答案:A
    解析:
    先列举出经过一到六个月兔子的对数分别是1,1,2,3,5,8。很容易发现这个数列的特点: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按这个规律写下去,便可得出一年内兔子繁殖的对数:1,2,3,5,8,13,21,34,55,89,144。可见一年内兔子共有144对。故答案为A。

  • 第16题:

    兔子得了兔瘟怎么办?


    正确答案:确定发生兔瘟后,应注意:①立刻对全场兔普注兔瘟疫苗,可以对部分兔起预防挽救作用;有条件的用抗血清4毫升给病兔注射有一定效果;②对全场进行彻底消毒;③对死兔应焚烧或深埋至1米以下,并压实防狗等扒食而传播;④严禁内外人员来往,防传播,至少封锁一个月;⑤加强饲养管理,促进机体健康。

  • 第17题:

    怎样知道兔子得了兔瘟?


    正确答案:场内兔子发病集中,不分壮弱同时死亡。死亡多,外表症状不明显,死后有鼻孔流出红色液体:血液与分泌物混合的,有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的,但大多在几天内集中死亡。对有症状的进行治疗,仍继续死亡。发病快、发病集中,治疗无效说明有得瘟病的可能。但应请兽医进行诊断。

  • 第18题:

    古典问题:有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问每个月的兔子总数为多少?


    正确答案: //这是一个菲波拉契数列问题
    public class lianxi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第1个月的兔子对数:1");
    System.out.println("第2个月的兔子对数:1");
    intf1=1,f2=1,f,M=24;
    for(int i=3;i<=M;i++)
    {
    f=f2;
    f2=f1+f2;
    f1=f;
    System.out.println("第"+i+"个月的兔子对数:"+f2);
    }
    }
    }

  • 第19题:

    问答题
    古典问题:有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问每个月的兔子总数为多少?

    正确答案: //这是一个菲波拉契数列问题
    public class lianxi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第1个月的兔子对数:1");
    System.out.println("第2个月的兔子对数:1");
    intf1=1,f2=1,f,M=24;
    for(int i=3;i<=M;i++)
    {
    f=f2;
    f2=f1+f2;
    f1=f;
    System.out.println("第"+i+"个月的兔子对数:"+f2);
    }
    }
    }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玩了五个月后,头上长出了()。
    A

    一对兔子耳朵

    B

    一对驴耳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教师出示图片,问:“草地上有几只兔子’”幼儿回答:“草地上有2只兔子。”教师又拿出一张图片与之前图片并列放置,问:“又来了几只兔子?”幼儿回答:“又来了3只兔子。”教师接着提问:“草地上原来有2只兔子,又来了3只兔子,那我们现在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一下,现在一共有几只兔子呢?”幼儿回答:“一共有5只兔子。”教师总结:“非常棒,2只兔子加上3只兔子,一共是5只兔子。”以上是一个数学教学的材料,请你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合理。

    正确答案: 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
    (1)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需要借助生动形象的直观经验。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幼儿初期,儿童更多地运用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以后,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对于经验范围内,而且熟悉的事物,幼儿才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幼儿逐渐利用言语来进行逻辑思维。材料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使用幼儿熟悉的图片材料,让他们形成兔子数量的形象概念,然后借助形象的数量概念引入加法的教学环节,从而让孩子们一步步形成关于数量加法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该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合适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兔跳是模仿兔子跳跃的()动作。

    正确答案: 象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