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中任意两人身高的平均数加上另外一个小朋友的身高,分别为258厘米,238厘米,230厘米,则这三个小朋友的平均身高值是( )厘米?A.118 B.120 C.121 D.122

题目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中任意两人身高的平均数加上另外一个小朋友的身高,分别为258厘米,238厘米,230厘米,则这三个小朋友的平均身高值是( )厘米?

A.118
B.120
C.121
D.122

相似考题
更多“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中任意两人身高的平均数加上另外一个小朋友的身高,分别为258厘米,238厘米,230厘米,则这三个小朋友的平均身高值是( )厘米?”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

    (1)我国青少年(7-17岁)在1980年平均身高X厘米,到2000年平均身高增长6cm,2000年我国青少年平均身高_______厘米。

    (2)人的身高早晚可能会相差2cm,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一个人早上身高b厘米,晚上身高可能是_______厘米。


    正确答案:
    X+6
    b-2

  • 第2题:

    八一双鹿队队员的身高、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哪一个数据代表八一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身高的平均数约为1.99m;中位数是1.99m;众数是2.04m、1.98m。

    用平均数与中位数都能代表八一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水平。

    年龄的平均数约为25.3岁;中位数是23.5岁;众数是22岁。


  • 第3题:

    甲的身高是乙丙身高之和的一半多0.3米,又因为三个人的身高之和是4.86米,问甲的身高是多少?( )

    A.1.5米

    B.1.63米

    C.1.75米

    D.1.82米


    正确答案:D
    假设甲的身高为X米,则乙丙身高之和为2(x-0.3),所以x+2(x-0.3)=4.86,所以x=1.82米。

  • 第4题:

    某幼儿园一群小朋友在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教师甲外出打电话。其间,小朋友乙(5岁)将一个火炭拨到小朋友丙(5岁)的屁股下,火炭燃着了丙的棉裤,并灼伤了屁股。
    问:丙受伤的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答案:
    解析:
    本案例中甲有过错。作为幼儿园的教师,甲的过错即为幼儿园的过错,须负适当的赔偿责任。同时,乙的监护人即父母也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 第5题:

    甲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4厘米,乙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3厘米,说明

    A.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程度比甲地好
    B.甲地调查得到的样本均数变异程度比乙地大
    C.甲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1.3厘米
    D.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1.3厘米
    E.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1.3厘米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五(1)班三位小朋友的身高如下:王刚1.46米,李强1.52米,刘洋1.48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 A、1.48
    • B、1.49
    • C、1.486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若甲、乙、丙三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0%、100%和110%,则这三个企业平均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应为100%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问答题
    一个小朋友打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家长打了这个小朋友,你怎么办?

    正确答案: 首先,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教师应该立即制止家长的行为,安抚被打的孩子,然后立即与被打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承认自己工作的失误,诚恳道歉,请求家长的原谅。并与家长沟通,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五(1)班三位小朋友的身高如下:王刚1.46米,李强1.52米,刘洋1.48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A

    1.48

    B

    1.49

    C

    1.486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小李和小红是正值发育期的小朋友。2014年1月时,小李身高120Cm,小红身高100Cm,小李平均每个月能增长0.5Cm,小红每个月可以增长1Cm。按照这样的速度,小红的身高超过小李是在(  )。
    A

    2017年6月

    B

    2017年5月

    C

    2017年4月

    D

    2017年1月


    正确答案: C
    解析:
    小红每个月比小李多长0.5Cm,因此每个月小红可以追上小李0.5Cm。两人目前相差20Cm,照此速度,小红超过小李需要20+0.5+1=41个月,也就是3年5个月,即到2017年6月小红的身高超过小李。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11题:

    随机抽样调查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得甲地身高的均值为175cm,乙地为179cm,经t检验得P<α,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结论为

    A、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相差不大

    B、甲、乙两地正常成年男子身高均值相差较大

    C、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D、可认为两地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同

    E、两地接受调查的正常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差别较大


    参考答案:D

  • 第12题:

    有10个学生,其中任意5个人的平均身高都不小于1.6米,那么其中身高小于1.6米的小朋友最多有( )人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桌上放有多于4堆的糖块,每堆数量均不相同,而且都是不大于100的质数,其中任意三堆都可以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其中任意四堆都可以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已知其中一堆糖块是17块,则桌上最多共有糖块多少?( )

    A.222
    B.234
    C.255
    D.267

    答案:B
    解析:
    17除以3余2,除以4余1。要满足题目的条件,则每堆块数都必须是除以3余2、除以4余1的质数。寻找12n,+5(n为自然数)在100以内的质数,满足条件的有5、17、29、41、53.89。它们的和是234,即桌子上最多共有糖块234块。

  • 第14题:

    有10个学生,其中任意5个人的平均身高都不小于1.6米,那么其中身高小于1.6米的小朋友最多有( )人。


    A. 3
    B. 4
    C. 5
    D. 6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可以考虑最极端的情况,即一次把最矮的5个人都选中,但是这五个人的平均身高还是不小于1.6幂,也就是说最多会有4个人身高低于1.6米。而另外一个人的身高高于1.6米。故答案为B。

  • 第15题:

    甲、乙两个篮球队,各有若干名球员。有一天,甲队一名队员转去了乙队。从理论上来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A.甲队的平均身高增加,乙队的平均身高增加
    B.甲队的平均身高增加,乙队的平均身高下降
    C.甲队的平均身高下降,乙队的平均身高增加
    D.甲队的平均身高下降,乙队的平均身高下降

    答案:A,B,C,D
    解析:
    描述统计;集中量数;算术平均数。 B、C是很容易想到的,但很多人想不到选项A、D。如果甲队最矮的球员都比乙队最高的球员要高,此时甲队最矮的球员转去乙队,那么两个队的平均身高都增加了。同理,如果甲队最高的球员都比乙队最矮的球员要矮,此时甲队最高的球员转去乙队,那么两个队的平均身高都下降了。因此A、B、C、D都要选。出这个题是为了教你一种思维方式:遇到棘手的问题(不论是考试中的选择题还是现实中的问题),不妨从极端情况来考虑,这样思维就会开阔很多。

  • 第16题:

    一个小朋友打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家长打了这个小朋友,你怎么办?


    正确答案:首先,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教师应该立即制止家长的行为,安抚被打的孩子,然后立即与被打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承认自己工作的失误,诚恳道歉,请求家长的原谅。并与家长沟通,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第17题:

    单选题
    对身高体质指数描述有误的是(  )。
    A

    身高体质指数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值

    B

    身高体质指数受体重影响较大

    C

    身高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cm)×1000

    D

    身高体质指数受身高影响较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身高体质指数受体重影响不大。

  • 第18题:

    单选题
    甲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4厘米,乙地调查发现100名12岁儿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3厘米,说明()。
    A

    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程度比甲地好

    B

    甲地调查得到的样本均数变异程度比乙地大

    C

    甲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平均误差为1.3厘米

    D

    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大误差为1.3厘米

    E

    甲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2.4厘米,乙地测量身高时最小误差为1.3厘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五个人平均身高是169.4厘米,从矮到高排成一列,前三个人平均身高是166厘米,后三个人平均身高是172厘米,中间那个人身高是多少厘米?(  )
    A

    167

    B

    168

    C

    169

    D

    170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中间那个人的身高=前三个人的总身高+后三个人的总身高-5个人的身高,即166×3+172×3-169.4×5=16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