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穿过的真正冻土区约有400千米。在这400千米中,属于较不稳定、不稳定的冻土区不会超过190千米,其中极不稳定的冻土区在100千米之内。对于这段文字所说明的内容,用斜线表示较不稳定和不稳定的冻土区,用圆点表示极不稳定的冻土区,余下的用空白表示。

题目
青藏铁路穿过的真正冻土区约有400千米。在这400千米中,属于较不稳定、不稳定的冻土区不会超过190千米,其中极不稳定的冻土区在100千米之内。对于这段文字所说明的内容,用斜线表示较不稳定和不稳定的冻土区,用圆点表示极不稳定的冻土区,余下的用空白表示。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根据文意,稳定的冻土即余下的 为400-190=210千米,占整体的一半以上,其中极不稳定100千米在190千米之内,即极不稳定与较不稳定,不稳定存在交叉。故答案为B。
更多“青藏铁路穿过的真正冻土区约有400千米。在这400千米中,属于较不稳定、不稳定的冻土区不会超过190千米,其中极不稳定的冻土区在100千米之内。对于这段文字所说明的内容,用斜线表示较不稳定和不稳定的冻土区,用圆点表示极不稳定的冻土区,余下的用空白表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每道题包含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最主要材料之一,它在青藏铁路工程中尤为重要。青藏铁路桩基使用的水泥都是特殊配方的.以适应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浇铸桩基最主要的因素是湿混凝土的温度.将湿混凝土的温度降至零上5度,混凝土就会很快地与周围冻土冻结在一起。即使冻土的上层在夏天发生融沉.深入地下的桩基部分依然坚固,承载力不变。在永久冻土区修铁路时,温度可能是你最危险的敌人.也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
    对上述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混凝土这一现代建筑材料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发挥了汗马功劳
    B.在浇铸桩基过程中控制湿混凝土的温度解决了青藏铁路在永久冻土区的修建难题
    C.修建青藏铁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混凝土桩基打人极不稳定的冻土,并且避免冻土融化
    D.在永久冻土区修铁路.温度是把“双刃剑”


    答案:B
    解析:
    文段第一句讲混凝土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尤为重要,接着讲浇铸桩基最主要的因素是湿混凝土的温度。将湿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住便可在即使夏天冻土的上层发生融沉的情况下使深入地下的桩基坚固,承载力不发生改变,最后说明在永久冻土区修铁路,温度可能妨碍建设,也可能帮助建设。可见,B项的表述对文段的概括最恰当全面。A项和D项都只是文段部分内容,C项“修建青藏铁路的核心问题”扩大了文段的论述范围.文段表述的是在青藏高原的永久冻土区修建铁路。

  • 第2题:

    大气稳定度(P·S)的B、D、E分别表示()。

    A:较稳定、中性、不稳定
    B: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
    C:不稳定、中性、较稳定
    D:较稳定、弱不稳定、不稳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对大气稳定度分级的掌握。大气稳定度采用修订的帕斯奎尔稳定度分级(简称P·S),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分别用A、B、C、D、E、F表示。

  • 第3题: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重要工程建筑物时,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避开含土冰层、冰锥地区
    B.选择坚硬岩层或少冰冻土地区
    C.避开融区与多年冻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D.选择冰丘分布地区

    答案:A,B,C
    解析:
    冻土是指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且含有冰的各类土。冻土在冻结状态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或不具压缩性,但融化后承载力大为降低,压缩性急剧增高,使地基产生融陷;而在冻结过程中又产生冻胀,对地基不利。一般颗粒越粗,含水量越小,土的冻胀和融陷性越小,反之则越大。

  • 第4题:

    功角δ大于90°时是()

    • A、静态稳定区
    • B、静态不稳定区
    • C、动态稳定区
    • D、动态不稳定区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重要工程建筑物时,下列哪种做法不合适?()

    • A、避开含土冰层、冰锥地区
    • B、选择坚硬岩层或少冰冻土地区
    • C、避开融区与多年冻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 D、选择冰丘分布地区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非永冻土区,管道不得安放在()的地基上。


    正确答案:冻结

  • 第7题:

    中低纬高山高原区冻土的分布表现为随海拔高度而变化,海拔愈高,地温愈低,则冻土愈厚而上限深度愈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重要工程建筑物时,下列()做法不合适。

    • A、避开含土冰层、冰锥地区
    • B、选择坚硬岩层或少冰冻土地区
    • C、避开融区与多年冻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 D、选择冰丘分布地区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多选题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重要工程建筑物时,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A

    避开含土冰层、冰锥地区

    B

    选择坚硬岩层或少冰冻土地区

    C

    避开融区与多年冻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D

    选择冰丘分布地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冻土是指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且含有冰的各类土。冻土在冻结状态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或不具压缩性,但融化后承载力大为降低,压缩性急剧增高,使地基产生融陷;而在冻结过程中又产生冻胀,对地基不利。一般颗粒越粗,含水量越小,土的冻胀和融陷性越小,反之则越大。

  • 第10题:

    多选题
    某公路穿越多年冻土区,下列哪些选项的设计符合要求?(  )[2018年岩土真题]
    A

    路基填料宜采用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大于32的细粒土

    B

    多冰冻土地段的路基可按一般路基设计

    C

    不稳定多年冻土地段高含冰量冻土路基,宜采用设置工业隔热材料、热棒等措施进行温度控制

    D

    采用控制融化速率和允许融化的设计原则时,路堤高度不宜小于1.5m,但也不宜过高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第7.12.1条第3款规定,路基填料宜采用卵石土或碎石土、片块石,不得采用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大于32的细粒土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及冻土。
    B项,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第7.12.1条第5款规定,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地段的路基可按一般路基设计
    C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第7.12.2条第10款规定,不稳定多年冻土地段高含冰量冻土路基,宜采用设置工业隔热材料、热棒、片(块)石及通风管等调控温度的工程措施。调温措施仍不能保证路基稳定时,宜采用桥梁方案。
    D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第7.12.2条第2款规定,采用控制融化速率和允许融化的设计原则时,路堤高度不宜不易小于1.5m,也不宜过高,防止路堤产生不均匀变形开裂。

  • 第11题:

    单选题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最主要材料之一,它在青藏铁路工程中尤为重要。青藏铁路桩基使用的水泥都是特殊配方的,以适应当地严酷的自然环境。浇铸桩基最主要的因素是湿混凝土的温度,将湿混凝土的温度降至零上5度,混凝土就会很快地与周围冻土冻结在一起。即使冻土的上层在夏天发生融沉,深入地下的桩基部分依然坚固,承载力不变。在永久冻土区修铁路时,温度可能是你最危险的敌人,也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对上述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混凝土这一现代建筑材料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发挥了汗马功劳

    B

    在浇铸桩基过程中控制湿混凝土的温度解决了青藏铁路在永久冻土区的修建难题

    C

    修建青藏铁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混凝土桩基打入极不稳定的冻土,并且避免冻土融化

    D

    在永久冻土区修铁路,温度是把“双刃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文段首先讲混凝土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尤为重要,接着讲浇铸桩基最主要的因素是湿混凝土的温度,将湿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住便可在即使夏天冻土的上层发生融沉的情况下使深入地下的桩基坚固,承载力不发生改变,最后说明在永久冻土区修铁路,温度可能妨碍建设,也可能帮助建设。因此B项正确。

  • 第12题:

    问答题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采用碎石路基可有效防止冻土区的冻胀和融降问题,为什么?

    正确答案: 碎石路基中的空隙可以有效阻止热量自上而下的传递,而能顸利地将冻土层的热量自下而上的传递。其原因是:空隙内的空气的自然对流能将下方的热量传递到上方,而不能将上方的热量传递给下方,即路基中热量只能单向传递,这样就可以维持路基下冻土层的常年冻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重要工程建筑物时,下列哪种做法不合适?
    A.避开含土冰层、冰锥地区 B.选择坚硬岩层或少冰冻土地区
    C.避开融区与多年冻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D.选择冰丘分布地区


    答案:D
    解析:
    提示:分析各种地区的特点,如冰丘是由于在近地表土层中,部分地下水集中并冻结使地表鼓起形成的,若底部冰溶解,易引起表层陷落。

  • 第14题:

    下列冻土的特性指标中,属于力学特性指标的是( )。
    A.冻土导热系数 B.冻土冻胀率(冻胀强度)
    C.冻土冻结强度 D.冻土比热容


    答案:B
    解析:
    土的冻胀作用常以冻胀量、冻胀强度、冻胀力、冻结力等力学特性指标衡量。

  • 第15题:

    冻土按冻结状态可分为坚硬冻土、塑性冻土和松散冻土。坚硬冻土的特点是( )。

    A.冻土中未冻水含量很少,土的强度高
    B.冻土中含较多未冻结的水,强度不高
    C.冻土的含水量较小,土粒未被冰所冻结,呈松散状态
    D.具有一定的塑性

    答案:A
    解析:
    按冻结状态,可将冻土分为坚硬冻土、塑性冻土和松散冻土。坚硬冻土中未冻水含量很少,土的强度高;塑性冻土中含较多未冻结的水,强度不高,具有塑性;松散冻土的含水量较小,土粒未被冰所冻结,仍呈松散状态。

  • 第16题:

    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叫()下层叫()


    正确答案:活动层;永冻层

  • 第17题:

    中科院寒旱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两项研究成果保障了青藏铁路和公路的良好运行,并标志着我国的高原冻土研究技术已在世界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它们是()。

    • A、“青藏铁路工程”和“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
    • B、以桥代路和片石通风路基
    • C、冰川冻土学科和高原冻土研究技术
    • D、青藏铁路工程和冰川冻土学科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晋城矿区9#煤层为()的大部可采煤层。

    • A、稳定
    • B、较稳定
    • C、不稳定
    • D、极不稳定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采用碎石路基可有效防止冻土区的冻胀和融降问题,为什么?


    正确答案:碎石路基中的空隙可以有效阻止热量自上而下的传递,而能顸利地将冻土层的热量自下而上的传递。其原因是:空隙内的空气的自然对流能将下方的热量传递到上方,而不能将上方的热量传递给下方,即路基中热量只能单向传递,这样就可以维持路基下冻土层的常年冻结。

  • 第20题:

    填空题
    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叫()下层叫()

    正确答案: 活动层,永冻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铁路路基应该避开的区域有(  )。
    A

    温度低于0℃,且持续时间较短

    B

    高含冰量冻土与融区的交界地段

    C

    高温极不稳定的高含冰量地段

    D

    不易保温的岛状冻土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冻胀是指由于土中水分的结冰作用而形成的体积增长。根据《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18)条文说明第7.1.3条规定,线路位于下列不良冻土区时,不宜以路基通过:①泉眼出露集中,含冰量较大,冬季易形成冻胀丘、冰锥、冰幔、路基工程难以治理的地段;②高含冰量冻土与融区的交界地段;③发展性热融湖塘、范围宽广的大片沼泽或横向坡度较陡的沼泽地段;④高温极不稳定的高含冰量地段不易保温的岛状冻土区;⑤青藏高原Ⅰ、Ⅱ区含土冰层埋藏较浅、厚度较大的地段。

  • 第22题:

    单选题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重要工程建筑物时,下列()做法不合适。
    A

    避开含土冰层、冰锥地区

    B

    选择坚硬岩层或少冰冻土地区

    C

    避开融区与多年冻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D

    选择冰丘分布地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土在冻结状态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或不具压缩性,但融化后承载力大为降低,压缩性急剧增高,使地基产生融陷;而在冻结过程中又产生冻胀,对地基不利。

  • 第23题:

    单选题
    自2000年至今,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呈递增趋势,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长江源区出现的生态问题的是(  )。
    A

    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

    B

    植被退化

    C

    土地沼泽化

    D

    土地荒漠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长江源区出现的生态问题包括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蚀和土地荒漠化四大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