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普遍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此后只有少数幸存的小型哺乳动物继续繁衍。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取代了一度被恐龙占据的空间,其中有些物种变得巨大。在美洲,这种“大型动物群”包含了巨型树懒、骆驼与骆马,以及多种野牛、麋鹿、牛、巨河狸、猛犸象与乳齿象。在这些草食动物出现前,过去的六千五百万年间,地球上曾存在着某些极可怕的捕食者,包括重达两吨的巨型短面熊、一种狮子、几种剑齿虎和巨大的恐狼。而在欧洲则曾出现毛茸茸的猛犸象、洞熊、巨型麋鹿等数不清的物种。至于其他大陆,也

题目
约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普遍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此后只有少数幸存的小型哺乳动物继续繁衍。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取代了一度被恐龙占据的空间,其中有些物种变得巨大。在美洲,这种“大型动物群”包含了巨型树懒、骆驼与骆马,以及多种野牛、麋鹿、牛、巨河狸、猛犸象与乳齿象。在这些草食动物出现前,过去的六千五百万年间,地球上曾存在着某些极可怕的捕食者,包括重达两吨的巨型短面熊、一种狮子、几种剑齿虎和巨大的恐狼。而在欧洲则曾出现毛茸茸的猛犸象、洞熊、巨型麋鹿等数不清的物种。至于其他大陆,也出现了壮观的多毛巨兽。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早期人类先祖居住的世界由人类主宰大型哺乳动物
B.早期人类先祖居住的世界为大型哺乳动物所支配
C.由哺乳动物支配的早期世界尚无人类活动的痕迹
D.人类自始至终都是与动物包括大型哺乳动物相伴相随的

相似考题
更多“ 约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普遍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此后只有少数幸存的小型哺乳动物继续繁衍。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取代了一度被恐龙占据的空间,其中有些物种变得巨大。在美洲,这种“大型动物群”包含了巨型树懒、骆驼与骆马,以及多种野牛、麋鹿、牛、巨河狸、猛犸象与乳齿象。在这些草食动物出现前,过去的六千五百万年间,地球上曾存在着某些极可怕的捕食者,包括重达两吨的巨型短面熊、”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1-105题。

    最新古生物研究证据显示,小小的热带蜜蜂在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大浩劫中幸免于难,这项新发现对陨石撞击说提出“质疑”。

    来自美国新奥尔良州立大学研究员杰奎琳?科齐谢克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地理协会2004年会上公布这个新观点。

    在地球上,曾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实属罕见,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种种猜测。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在那个时候地球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由于平地上突然长出许多高山,使得沼泽地大大减少,气候也随之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

    恐龙的呼吸器官很难适应那种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

    还有科学家猜测,是超新星的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使地表温度骤然升高后又急剧下降的缘故。还有学说认为,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而恐龙食量又很大,所以中毒而亡。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

    还有人[ ]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吃得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

    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

    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各种推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

    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

    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其撞击能大致相当于4000亿吨TNT炸药,或者200亿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

    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家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研究。

    下列有关陨石撞击说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撞击地球的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

    B.6500万年前发现了只有在地层中才能存在的高浓度的铱

    C.行星撞击并非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D.陨石撞击说仅仅是一种科学猜测,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正确答案:D
    [答案] D。解析:A原文第六段有“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仅仅是一种推测;根据第五段可知B项有两处错误,一是“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而非6500万年前发现,二是这种高浓度的铱并非只能在地层中才能存在;C项说法太绝对。

  • 第2题:

    在冰河世纪中期,地球上有数百万的猛犸象。然而两万年之后,它们几乎全部灭绝了。从对数百个猛犸象化石上提取的DNA进行检测后发现,猛犸象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并不明显,所以它们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十万年前的冰河世纪晚期的世界森林扩张,最终导致许多动物所赖以生存的冰冻草原后来慢慢被森林所取代。由此推出( )。

    A.该对这些巨大动物从历史上消失负责的是饥饿的史前猎人
    B.气候的剧变是猛犸象绝迹的主因
    C.森林扩张最终导致猛犸象灭绝
    D.灭绝是其基因变异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直接推断题。由题干末句“许多动物所赖以生存的冰冻草原后来慢慢被森林所取代”可知,森林的扩张导致猛犸象灭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3题: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较为流行的观点的是()。

    • A、异常寒冷的冬季
    • B、长年的沙尘暴天气
    • C、小行星撞击地球
    • D、大规模火山活动

    正确答案:C,D

  • 第4题:

    ()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位于今天尤卡坦半岛。


    正确答案:6500

  • 第5题:

    第一次物种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物种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 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 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理解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大约在12000年前,气候变暖时,人类开始陆续来到北美洲各地。在同一时期,大型哺乳动物,如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等,却在它们曾经广泛分布的北美洲土地上灭绝了。所以,与人类曾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相处的神话相反,早在12000年前,人类的活动便导致了这些动物的灭绝。上述论证最容易受到以下哪项陈述的质疑?(  )
    A

    所提出的证据同样适用于两种可选择的假说:气候的变化导致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同样的原因使得人类来到北美洲各地

    B

    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对于早期北美的原始人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C

    人类来到北美洲可能还会导致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之外的其他动物灭绝

    D

    该论证未经反思地把人类排除在自然界之外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题中的结论是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论据是人类开始陆续来到北美洲各地。在同一时期,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在它们曾经广泛分布的北美洲土地上灭绝了。A项,提出导致“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是“气候的变化”,并不是“人类活动”,对题中论证构成了严重的质疑。

  • 第9题:

    判断题
    鲨鱼是一种比恐龙还要古老的物种,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位于今天尤卡坦半岛。

    正确答案: 65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所有的恐龙都是腿部直立地“站在”地面上的,这不同于冷血爬行动物四肢趴伏在地面上;恐龙的骨组织构造与温血哺乳动物的骨组织构造形似;恐龙的肺部结构和温血动物非常相近;在现代生态系统中(例如非洲草原),温血的捕食者(例如狮子)与被捕食者(例如羚羊)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对北美洲恐龙动物群的统计显示其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比例与这个常数近似。这些都说明恐龙不是呆头果脑、行动迟缓的冷血动物,而是新陈代谢率高、动作敏捷的温血动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反驳上述推理?( )

    A.有些海龟骨组织构造与哺乳动物类似,却是冷血动物

    B.鲸类等海生哺乳动物并不是直立的,却是温血动物

    C.关于北美洲恐龙动物群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比例的统计有随意性

    D.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生理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心脏结构而非肺部结构


    正确答案:B
    题于陈述的结论是:恐龙不是冷血动物,而是温血动物。而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1)恐龙都是直立的,所以,恐龙是温血的(而不是冷血的);(2)恐龙的骨组织构造与温血哺乳动物的骨组织构造相似;(3)恐龙的肺部结构和温血动物非常相近;(4)在现代的生态系统中,温血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比值常数,与北美洲恐龙动物群的统计显示其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比例近似。结合选项,A项构成了对前提(2)的反驳;C项构成了对前提(4)的反驳;D项构成了对前提(3)的反驳。B项若要反驳推理,则其论证应该为“有的直立动物却不是温血动物”。所以,正确选项为B。

  • 第12题: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击中了现在的尤卡坦半岛,因此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些科学家认为:如此一击抛掷了大量的碎片到大气中,从而阻挡了阳光、冷却了空气。对于食草恐龙来说,如果没有充足的阳光和食物资源,那么它们将会灭亡,并且没有恐龙能够长期在低温中生存。然而,这批科学家同时确信:小行星产生的大多数碎片会在六个月内到达地面,以至于无法让植物消失和让恐龙冻僵。
    下列______项如果为真,能为解决上述科学家们的信念和事实之间的明显差异提供支持。

    A.食草恐龙的灭绝使食肉恐龙失去了食物来源
    B.恐龙很容易受到由小行星碎片所引发的空气污染的影响,以致于产生致命的呼吸问题
    C.碎片聚合成的粉尘能够减少约20%的阳光,从而使地表温度降低7到10摄氏度
    D.那颗小行星的直径至少为9.6公里,对于通过撞击和由其引起的海啸来杀死恐龙已经足够大了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
    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造成阳光不足、空气冷却导致恐龙灭绝,但是小行星产生的碎片到达地面的时间非常快,并不能让植物消失和恐龙冻僵。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小行星产生的碎片会在六个月内到达地面,植物还没有消失,食草恐龙的食物还有,所以食草恐龙不会灭绝,即食肉恐龙也不会因为食物灭绝,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B 项:该项只是说恐龙受到空气污染影响很容易,表达的是难易程度,但是恐龙是否真的受到空气污染不明确,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C 项:该项表达了粉尘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但地表温度降低之后是否对恐龙的生存产生影响不明确,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D 项:该项说明恐龙的灭绝是因为撞击和海啸,而不是撞击之后的温度降低和植物灭绝,解释了在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无法杀死恐龙后,小行星是怎样导致恐龙灭绝的,可以解释题干矛盾,当选。

  • 第13题:

    鲨鱼是一种比恐龙还要古老的物种,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白垩纪时期大陆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开花植物出现了,与此同时,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也开始出现,你知道距今约多少年吗?()

    • A、1亿4600万到6500万年前
    • B、2亿到1亿4600万年前
    • C、2亿5100万到2亿年前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人们关注小行星,是因为小行星与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本身都有密切关系。具体的说,就是小行星曾经多次并可能再次撞击地球。如,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斯.阿尔瓦雷斯提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大爆炸导致了恐龙灭绝。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强大的恐龙家族在地球上繁衍了近2亿年,却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突然消失得一干二净。恐龙消失的同时,体重凡超过约()kg的陆上动物也全部消失。


    正确答案:25

  • 第17题:

    单选题
    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解释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A

    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

    B

    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

    C

    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

    D

    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源于6500万年前尤卡坦半岛附近一场灾难性的流星撞击地球事件。然而近日科学家表示,在此之前的20万年前还发生了另外一场灾难性的灭绝事件——印度德干高原的火山喷发。这场火山喷发使大气中充满了气溶胶——一种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内存在的细颗粒。这场灾难最终引起了大多数海洋生命的灭绝,尤其是生活在海床的壳类无脊椎动物。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恐龙灭绝或因早期火山喷发

    B

    温室气体源于20万年前火山喷发

    C

    科学家发现早期火山喷发导致海洋生物大灭绝

    D

    流星撞击还是火山喷发——揭秘恐龙灭绝真相


    正确答案: D
    解析:
    C项正确,文段是由恐龙的灭绝引出另一场灾难性事件,即早期火山喷发导致海洋生物大灭绝。A项错误,文段主要不是谈恐龙灭绝的原因。B项错误,火山喷发的时间是“6500万年前之前的20万年”,而非“20万年前”。D项错误,火山喷发导致的结果是“大多数海洋生命的灭绝”,而并未直接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 第19题:

    单选题
    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过地球,这次撞击直接导致了()的灭绝。
    A

    三叶虫

    B

    巨猿

    C

    恐龙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大约2.5亿年前,西伯利亚曾发生过迄今为止地球上规模最大的熔岩爆发,导致95%的动植物毁灭;而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过地球,这次撞击直接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 第20题:

    判断题
    第一次物种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