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从晚清到民初,“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对这一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革命”的目标彻底实现
B国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C“革命”造成社会各层面剧变
D“革命”话语拥有了至高地位
第3题:
在崇尚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的。
第4题:
“文学革命”的开端始于哪两篇文章()
第5题:
请简要说明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第6题:
1918年,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第7题: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指的是()
第8题: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第9题:
《文学改良刍议》
《敬告青年》
《狂人日记》
《文学革命论》
第10题:
第11题:
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开始了文学革命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开始成为一场政治运动
第12题: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对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
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与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有相通之处
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用新典范评判中国文学不尽合理
民国初年的中国文学作品带有革命性的特点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属于胡适的代表性的思想文本是()。
第15题:
近代中国白话小说的典范是()。
第16题: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下列对当时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第17题:
1917年1月和2月,《()》分别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第18题:
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倡导文学革命者与哪些力量发生了论争?
第19题:
第20题:
《文学改良刍议》
《人的文学》
《文学革命论》
《平民文学》
《思想革命》
第21题:
相同
相似
相反
无关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