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3天前右额碰在桌子角上,当时能哭,现右额颞部头皮隆起,局部触之有12cm×12cm波动区,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头颅CT片示右额颞头皮肿胀。诊断是A、头皮挫伤
B、皮下血肿
C、骨膜下血肿
D、帽状腱膜下血肿
E、头皮下积液
处置应该是A、加压包扎
B、局部不作处置
C、理疗,促其吸收
D、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E、切开引流+加压包扎
第1题:
患儿,男,7岁。2天前左额部碰在椅子棱上,当时能哭,现左额颞部头皮隆起,局部触之有10cm×13cm波动区,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头颅CT示左额颞头皮肿胀。该患儿的诊断是
A、头皮裂伤
B、皮下血肿
C、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
D、帽状腱膜下血肿
E、头皮下积液
第2题:
患者男性,6岁。因“3天前右额碰在桌角,当时能哭,现右额颞头皮隆起”来诊。 局部触之有12 cm×12 cm波动区, 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颅脑CT提示右额颞部头皮肿胀。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头皮挫伤
B、皮下血肿
C、骨膜下血肿
D、帽状腱膜下血肿
E、头皮下积液
最合理的治疗方法是A、加压包扎
B、局部不做处置
C、局部理疗,促进吸收
D、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E、切开引流+加压包扎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患者男性,6岁。因“3天前右额碰在桌角,当时能哭,现右额颞头皮隆起”来诊。局部触之有12cm×12cm波动区,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颅脑CT提示右额颞部头皮肿胀。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第6题:
患者男性,6岁。因“3天前右额碰在桌角,当时能哭,现右额颞头皮隆起”来诊。局部触之有12cm×12cm波动区,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颅脑CT提示右额颞部头皮肿胀。 最合理的治疗方法是()
第7题:
女性,45岁,头部外伤3小时,伤后立即昏迷,查中度昏迷,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左顶枕部有直径4cm头皮下血肿,头颅CT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像。 诊断是()
第8题:
加压包扎
局部不作处置
理疗,促其吸收
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切开引流+加压包扎
第9题:
加压包扎
局部不做处置
局部理疗,促进吸收
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切开引流+加压包扎
第10题:
头皮挫伤
皮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下积液
第11题:
A、右枕部硬膜外血肿
B、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
C、右额颞部硬膜下血肿
D、右额颞部硬膜外血肿
E、左额颞部硬膜外血肿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6岁男孩,3天前右额碰在桌子角上,当时能哭,现右额颞部头皮隆起,局部触之有12cm×12cm波动区,无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头颅CT片示右额颞头皮肿胀。处置应该是()
第16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5岁。头部被他人用木棍打伤1小时,呕吐3次,于23时急诊就医。受伤当时昏迷约20分钟。既往身体健康。体检:T:37.6℃,P:82次/分,R:19次/分,BP:20/13kPa(150/98mmHg)。GCS:11分,躁动。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双侧额部和右枕部有多处头皮伤痕和头皮血肿,右额部有一长4.0cm之头皮裂伤。四肢可活动,右侧Babinski征(士)。提问:根据以下结果,结合病史,初步诊断主要考虑有哪些?(提示:头颅平片示右颞部线形骨折。头颅CT示左额颞部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以及薄层新月形高密度影,同侧侧脑室轻度受压,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
第17题:
患者从汽车上跌下,右枕部着地,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瞳孔左>右,最大可能是()
第18题:
头皮挫伤
皮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下积液
第19题:
右额颞脑挫伤,脑疝
右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
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
右额颞急性硬膜下积液,脑疝
右额颞脑内血肿,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