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某年平均寿命e0=84岁,以下错误的一项为
A.由该地年龄别死亡率唯一确定
B.与人口的年龄构成无关
C.是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
D.说明该地区人口该年的平均寿命为84岁
E.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平均寿命直接进行比较
第1题:
标化法中,预期死亡数的计算为
A.由死亡总数与实际年龄别死亡率相乘得出
B.由标准年龄别死亡率算出
C.由各年龄组人口数乘以标准年龄别死亡率算出
D.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率相乘
E.以上都不是
第2题:
某年某地死亡总数除以同年同地平均人口数为
A.婴儿死亡率
B.粗死亡率
C.年龄别死亡率
D.死因别死亡率
E.新生儿死亡率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对于死亡率指标下列哪个是正确()
第6题:
年龄别死亡率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同地区同一年龄组的死亡率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
第7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第8题:
()是反映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规划及确定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9题:
某年龄组死亡率=(同年该年龄组死亡人数/某年某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000‰
年龄别死亡率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年龄别死亡率一般0岁组死亡率较高,10~14岁时,死亡率降至最低值
40岁以后,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女性死亡率普遍低于男性
第10题:
男性是品质标志
人的年龄是变量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第11题:
不受总发病率的影响
不受人口数量的影响
不受环境或地区的影响
不受总死亡率的影响
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关于标准化的直接法与间接法,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A.标准化后的率不代表实际率
B.若对某地粗死亡率进行直接标准化计算,年龄别死亡率不变
C.直接法使两地有相同的人口构成
D.间接法使两地的粗死亡率有相同的人口构成
E.间接法标化粗死亡率需要标准年龄别死亡率
第14题:
欲编制某地区某特定人群的寿命表,需利用该人群的
A.总死亡数
B.总死亡率
C.人口年龄构成
D.年龄别死亡率
E.不同性别的死亡率
第15题:
第16题:
描述年龄别死亡率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是多少?()
第18题:
与平均死亡年龄相比,平均寿命的优点是()
第19题:
某地2000年女性平均寿命为73.36岁,2002年女性平均寿命为75.19岁。两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进行比较,是因为寿命表指标()
第20题:
很稳定,不随时期的变化而变化
很稳定,不随地区的变化而变化
反映了当地人口的实际寿命
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计算简便
第21题:
人口构成
平均寿命
人口数量
死亡率
第22题:
由该地该年各年龄死亡率唯一确定
与其他地区的平均寿命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
假定同时出生的一代人口,以寿命表中nDx为权数计算出的平均数
说明该地区人口该年的平均寿命
第23题:
1976年,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已达63岁
1991年,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已为69岁
1981年,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已达68岁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与解放前相比,几乎增长了1倍
1949年,全国人口平均寿命约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