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铅作业工人(n1=7)与非铅作业工人(n2=lO)的血铅值进行比较,计算得T1=93.5,T2=59.5,双侧检验,当a=0.10时,秩租界值为45~81;当a=0.05时,秩和界值为42~84;当a=0.01时,秩和界值为37~89。按a=0.05检验水准,其判断结论是
A.P>0.1
B.P=0.01
C.P>0.01
D.P<0.01
E.0.05>P>0.01
第1题:
对铅作业工人(n1=7)与非铅作业工人(n2=10)血铅值进行秩和检验,计算得T1=93.5,T2=59.5,当a= 0.10时,秩和界值为45~81;当a= 0.05时,秩和界值为42~84;当a= 0.01时,秩和界值为37~89。在a= 0.05水准上,其判断结论是
A.P<0.10
B.P>0.10
C.P>0.01
D.P<0.01
E.0.05>P>0.01
第2题:
某铅冶炼工人张某,在单位组织的健康检查中,发现其血、尿中铅含量明显升高,并有贫血和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单位安排他脱离铅作业,到职业病院进行疗养和驱铅治疗,该措施属于
A.高级预防
B.初级预防
C.一级预防
D.二级预防
E.三级预防
第3题:
经治疗出院后应
A.原则上调离铅作业
B.视情况调离铅作业
C.必须调离铅作业
D.经治疗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
E.密切观察,3~6个月复查l次
第4题:
某职防所测得10名铅作业工人和10名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μmol/L),问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是否不同?
血铅值根据经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现用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
Hsub>0: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总体分布相同
Hsub>1: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总体分布不相同 α=0.05
Nsub>1=n2=10, n1-n2=0,例数相等,任取一组秩和为统计量T。本例取铅作业组的统计量T=T1=151。 查T界值表,得双侧α=0.05水平下统计量T的界值范围是78~132。本例T=151,在界值范围之外,故P<0.05,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可认为两组工人的血铅含量不同。
略
第5题:
某铅作业工人,除尿铅增高外,具有类神经症,检测尿ALA升高,可诊断为()。
第6题: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现n1=15,T1=153,n2=10,T2=126,则检验统计量T=126。
第7题:
P<0.10
P>O.10
P>0.0l
P<0.01
0.05>P>0.01
第8题:
铅吸收指标
尿铅排泄障碍
铅吸收障碍
急性铅中毒指标
慢性铅中毒指标
第9题:
铅吸收指标
铅吸收障碍
急性铅中毒指标
尿铅排泄障碍
慢性铅中毒指标
第10题:
轻度铅中毒
铅吸收
铅中毒观察对象
重度铅中毒
中度铅中毒
第11题:
铅吸收
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
重度铅中毒
中度铅中毒
第12题:
P>0.10
0.05
P=0.05
0.01
P<0.01
第13题:
铅作业工人尿铅升高的意义是
A、铅吸收指标
B、尿铅排泄障碍
C、铅吸收障碍
D、急性铅中毒指标
E、慢性铅中毒指标
第14题:
某铅冶炼工人张某,在单位组织的健康检查中,发现其血、尿中铅含量明显升高,并有贫血和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单位安排他脱离铅作业,到职业病院进行疗养和驱铅治疗,该措施属于
第15题:
第16题:
测得某工厂铅作业和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值(umol/L),比较铅作业工人血铅值是否高于非铅作业工人(已知血铅不服从正态分布),宜用()。 铅作业组:0.82,0.87,0.97,1.21,1.64,2.08,2.13, 非铅作业组:0.24,0.24,0.29,0.33,0.44,0.58,0.63,0.72,0.87,1.01
第17题:
对铅作业工人(n1=7)与非铅作业工人(n2=10)血铅值进行秩和检验,计算得T1=93.5,T2=59.5。若查表得双侧α=0.05时T界值为42~84,双侧α=0.01时T界值为37~89,则统计结论为()
第18题:
某医生测量了36名从事铅作业男性工人的血红蛋白含量,则研究总体为()
第19题:
驱铅,调离铅作业
驱铅,一般不必调换工作
密切观察
积极治疗,不调离铅作业
必须调离铅作业,积极治疗
第20题:
P=0.05
P=0.01
P>0.01
P<0.01
0.01
第21题:
一般健康检查
驱铅试验
调离铅作业
血铅化验
驱铅治疗
第22题:
轻度铅中毒
铅吸收
重度铅中毒
中度铅中毒
以上均不正确
第23题:
P>0.10
0.05
P=0.05
0.01
P<0.01